李克强细访企业新旧两代车间 探察新旧动能转换
2016-02-04 07:26: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郭金超)“刚才我们看的是‘傻大黑粗’,现在已是‘窈窕淑女’了。”李克强指着一台铸造3D打印机,对新技术带给传统铸造业的改变作出形象比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日来到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从噪声隆隆、粉尘遍布的传统铸造车间,到安静整洁、明亮恒温的铸造3D打印车间,李克强一路走一路问,细察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老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创新转型之路。 该公司始建于1966年,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从沈阳市搬迁而来。走进颇有年代感、空气中弥漫刺鼻气味的传统铸造车间,几名工人正在用老铸造工艺,手工操作制作大型发动机类铸件砂型(芯)。 “误差控制在多少?”“符合环保标准么?”李克强向企业负责人彭凡仔细询问产品生产和企业经营的相关情况。 据知,按照老工艺,十几个熟练的高级技工完成该铸件需耗时1个多月,废品率在40%左右。 彭凡还告诉李克强,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经营利润空间持续缩小。加之,该工种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较差,企业也面临用工难问题。 这也道出了当前中国铸造行业的一大现状。铸造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中国有铸造企业3万余家,是名副其实的铸造大国,其中约60%的年产量是靠传统模式生产,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交谈中,李克强得知该公司完成国企改制后,变为员工持股,工艺改造过程中通过3D打印技术研发取得革命性突破,焕发了生机。“这个消息令人振奋。”他说,“新技术还要跟互联网加大融合,‘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 “你带我去看看!”说着,李克强提出要到新车间看看新技术的应用。 步入铸造3D打印车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恒温的空调环境中,工人们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铸件砂型制造,车间里人们相互交谈也不用再提高嗓门。采用新技术后,一个同型部件的铸造时间缩短为约10小时。 “这是颠覆性的改造啊!”李克强替该企业总结:传统工艺、技工人才、软件积累是基础,然后通过解放思想以颠覆性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这看起来是瞬间的转变,但没有这个基础也捅不破这层‘窗户纸’。‘窗户纸’捅破了,整个企业就浴火重生了。”李克强说。 “我自己的家底可全押在这儿了!不成功就要回家,这辈子白干了。”彭凡笑着说。 李克强表示,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困难的过程,但取得成功是令人欣喜的。 他说,我们不能再走“傻大黑粗”的传统老路,而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灵巧、精细、实用,你们现在做的就是主动对接市场。 这家企业不仅敢于“押宝”,更敢于吃“螃蟹”。该公司设立铸造3D产业应用研发中心,借助互联网寻求技术解决方案,攻克了关键材料、工艺技术、软件、核心零部件及设备等难题,然后通过全球采购方式研发自己品牌的铸造3D打印机。他们还筹划推广“铸造3D打印等创新技术 铸造智能工厂”模式,改造传统铸造生产方式。 李克强说,“中国制造2025”的前途就在于与“互联网 ”融合,广泛集众智、借外脑,在全球寻找传统产业升级的最好技术方案,实现材料、工艺、模式、人才最佳组合,从而大大提升效率和效益。 听说共享装备公司有志于建立创新中心,李克强鼓励道:“你们自己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你们的创新中心也应该打造成一个开放分享的平台。”李克强说,要让大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都进来,形成聚集效应,推动传统制造业浴火重生。 “现在是新旧两重天。”一路看下来,李克强说,老业态将来肯定会逐步衰退甚至被取代,欣慰的是新业态已经产生,已经破茧出蝶,正待高飞。 “这就是我们讲的新旧动能转换。”李克强最后说,“你们的实践给出了最好的说明!”(完) |
相关阅读:
- [ 02-03]李克强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以新理念新动能推结构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
- [ 02-03]李克强总理鼓励的待业大学生变成了创业领头人
- [ 02-02]李克强西海固山路颠簸一小时入户看望特困村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