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郑轲 本报记者 李竹青
说起来,这段时间的寒冷气温,可是让不少人中招,咳嗽感冒,开始吃起药了。
可过年总免不了吃吃喝喝,来点小酒,大家可要当心。钱江晚报记者从宁波市第二医院了解到,不久前,海曙区的张先生,因为服用了甲硝唑又喝白酒,饭都没吃完就被送进了医院,幸好抢救及时,康复出院。
最近,朋友圈里也有不少人都在转发一条“医生提醒”,说服用了头孢类、硝唑类抗生素药物,不能饮酒,否则可能猝死。
别觉得夸张,其实,不少常见药物服用时都是有禁忌的,一不小心,轻则药效下降,重则病上添病。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就特别向医生求教,整理出一份跟药物冲突的“黑名单”。
吃了牙疼药又喝酒
他倒在酒桌上被送进医院
38岁的张先生是海曙区一家量贩KTV的老板,临近年底,他每天忙着请客,答谢朋友们对自己生意的照顾。
连着应酬了十多天,前些天,张先生突然感到右侧的大牙疼得厉害,牙龈也肿了起来,他实在忍受不了,就到药店去买了甲硝唑等药物缓解疼痛。
第二天,他又出现在了和朋友聚会的饭桌前。几小杯白酒下肚,大家正聊的起劲,张先生却突然伏趴在桌上。
他跟坐在边上的朋友说,觉得胸闷头痛,心跳得很快,胸口也疼,还有些喘不上来气。朋友们见状,赶紧叫车送他去医院,路上,大家发现,平时喝酒从不变脸色的张先生面色潮红。
张先生被送到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当时他已呼吸困难,血压很低,医生立即抢救并给他做了相关检查,详细了解到张先生的病史后,医生初步诊断,他的病因是前一天服下的甲硝唑和酒精产生了中毒反应,也就是“双硫仑样反应”。
宁波市中医院急诊科刘鹏副主任医师说,这是一种病毒反应,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严重的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有生命危险。
吃了头孢、硝唑类抗生素药
一周内就别喝酒了
张先生为什么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刘鹏说,双硫仑样反应,也叫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服用过某些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其实,在有些国家,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这种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宁波市第二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芦小燕介绍,这两年,医学研究发现,在服用头孢、硝唑等类型抗生素后,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芦小燕解释,酒精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现在研究证实,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中,某些化学结构能抑制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硝唑类抗生素在人体遇到酒精和头孢类表现症状一致,但具体的发病理还没有确定。”她说。
刘鹏和芦小燕都反复强调,在服用抗生素药物后一周后,特别是头孢、硝唑类,避免饮酒,另外,打算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前几天有饮酒史,则不应服用。
还有些药物,如一些降糖药、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如格列苯脲、硝苯地平等也会在酒精的作用下诱发不良反应,“其实不仅是酒,的服药前后,含酒精的食物,比如宁波市民比较喜欢的醉虾、酒酿等,也不能摄入,每个人体质不同,出现反应的酒精量也不同,有时服药后遇到很少的酒精就会有反应,”刘鹏提醒。
这些“相克”的药物和食物
赶紧记下来
春节将至,还有哪些药物服用后,在餐桌上要多留心?昨天,钱江晚报记者特别咨询了芦小燕。她开出了这么一张单子——
服用黄连素前后两小时要避开茶。茶水含有约10%的鞣质,在体内易被分解成鞣酸,而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会降低其药效。
布洛芬与咖啡、可乐会有“冲突”。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刺激,咖啡和可乐中一些成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副作用,严重时能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抗过敏药和奶酪、肉制品不能同时摄入。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造成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吃止泻药不能喝牛奶。牛奶能降低止泻药的药效,所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
服用降压药中常见的“地平”类药物期间,不能饮用西柚汁。西柚汁的柚皮素会影响肝脏某种酶的功能,这种酶和降压药的代谢有关,易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增加副作用。
服用降压药时还不能吃的过咸,盐在升高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药效;糖尿病、痛风病人在服药期间要戒酒;服用所有药物前后半小时,最好不吸烟,烟会降低血液中药物浓度,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