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分应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
2016-01-30 10:38:1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光明日报·文化聚焦·求同存异】 近日,多部网剧因“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被管理部门勒令下架。这让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在市场监管方面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被下架的产品,有的在网络上却获得了极高的评分,为赚取点击率推波助澜,当然也为网友们引领了错误的收视方向和价值判断。网络评分虽然标榜着来自网友自发的评判,却是引导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也正是因为和票房、收视率紧密挂钩,一些评分被质疑“暗箱操作”。如何建立公允的评价体系,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优秀影视作品脱颖而出,而不是靠庸俗之作吸引眼球,应该是新兴网络媒体应该关注的话题。 收视率和口碑并不能划等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经下架的《太子妃升职记》在豆瓣网评分高达8.2分,而《芈月传》则只有5.0分,未过及格线,与其一路高扬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因为这跟普通观众的观感并不一致。正如著名影评人李星文所说:“《芈月传》细节上的硬伤肯定是有的,但和马脚遍地的雷剧相比,有着本质区别……豆瓣5.0的评分也太低了,如果这个结果不是有人恶意操控的,那么就是这套评价体系失准了。” 李星文的判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芈月传》网络播出平台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公开表示,“有网站相关人员来找我们,声称可以进行某种宣传推广合作,在被拒绝后就出现了大量的差评”“我们自己的员工去试验过,个人用户在评分页面打出的五星,会在发布后的瞬间变成一星”。连豆瓣创始人阿北近日也公开承认,网络上“水军是有的”,著名导演冯小刚、陆川等也在自己的影片上映时遭遇过网络“水军”泼来的“黑水”。 收视率造假早已众所周知,可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口碑评价”原来也可以人为操控。吃惊之余,我们不免有种被戏弄的感觉。这些年来,有多少人把某些网站的网络评分当作观看影视剧的行动指南,又有多少业界人士把这些网络评分当作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尺。可最后的结果是,“行动指南”已经偏离事实的航向,“重要标尺”的精度也开始模糊起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纠葛。作为市场主体,任何评分网站,为了生存,都会不由自主地追求商业利益。在生存和利益面前,“客观”“中立”的理念和口号,很多时候会显得苍白无力。即便评分网站明文规定在工作中要谨守分际,也难以保证具体的工作人员不会出于利益而跟有关方面私相授受。因此,我们期望通过众人一起运用网络工具为影视作品打分来建立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毕竟跟商业资本相比,分散的个体力量要弱小得多。 收视率数据的造假,网络评分背后的种种“猫腻”,更提醒我们,建立权威、客观、科学的影视剧评价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这种评价体系既要对收视率、票房等数据进行定量统计,也要对内容、导向、口碑等进行定性分析;既要考虑专业人士的评价,又要听取普通观众的意见。当然,要建立这样一种权威、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绝非易事,但“难”不能成为拖延行动的理由。多少年来,收视率统计只有一家索福瑞公司,网络评分也主要有那么几家网站在做,这不免让人怀疑其中的公信力。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一套行为准则,为作品建立公允的评价体系,有了这样的行为准则和评价体系,创作人员就可以全心全意把精力用在提高作品质量上,而不必为了“刷分”,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动各种“歪心思”,有关部门也可以从对具体作品内容监管的奔波劳碌中抽身,落得一身轻松。更为重要的是,那样可以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不同的影视作品真正在市场竞争和观众选择中,实现优胜劣汰,从而让影视产业走上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韩业庭)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