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支柱”
2016-01-27 07: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2 突出从严治吏保障方向, 切实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打牢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一系列科学治吏、从严治吏的新思想,进一步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和整体思路。集中体现在坚持遵循吏治建设规律,紧密结合党情国情,把干部制度创新、组织部门建设、干部成长发展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上。 在明确用人更加注重品德、担当、作风导向的同时,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期好干部五条标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干部选拔坚持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等“四不唯”原则,不仅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把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提供了思想支持和理念引领,而且为解决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出了一剂良药,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3 抓住政治建军支撑方向, 切实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一条心。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民军队必须姓“党”,必须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永远听党指挥、永远跟党一条心。同时,还高度重视军事建设,严格要求人民军队必须紧紧扭住善谋打仗、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按照打仗的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推动部队一切工作向打仗聚焦、向打仗用劲。所有这些新时期治军思想,有效强化了军队战斗意识,大大提高了部队现实战斗力。 4 描绘中国梦想引领方向, 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在市场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一些腐朽消极的思想开始滋生,理想空心化、行为庸俗化、奋斗功利化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在中华大地有所抬头。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清醒睿智、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不仅有机地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而且使“中国梦”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更大的平台,成为凝聚人心、寻求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支柱二:科学治理 抓住科学治理这一支柱,推动国家高效发展。 治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国家治理水平的层次和效能。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第一次把治理好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宏大命题摆到了全党面前,立志走出一条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迥异、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之路,全面驱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1 系统规划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首先描绘了一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蓝图,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清晰勾画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标、路线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围绕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主持制定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长远和眼前、治本和治标、战略和战术有机结合在一起。 |
相关阅读:
- [ 01-26]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中东三国行
- [ 01-26]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支柱”
- [ 01-26]习近平主席新年首场“外交秀” 国际媒体:意义非凡 成果务实
- [ 01-26]刘云山看望著名科技专家 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 [ 01-26]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