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江苏监考女教师猝死事件反转:慎用“拇指话语权”

2016-01-23 19:07:3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金晨)近日,一篇题为《江苏女教师监考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早就》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该文章称,江苏泰兴济川中学一女教师在监考时猝死,正在考试的同学竟然能在目睹吴老师最后挣扎呻吟中平静地做完题。文章随即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体制的抨击和质疑。后经校方证实,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并非冷血无知。自媒体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在面对一些情绪化表达时,我们能否慎用“拇指话语权”,等更多真相呈现时再做传播?

中学女教师监考中猝死 网络热议学生冷血

在朋友圈热传的这篇文章中提到,“2016年1月14日,是江苏泰州统考的日子,而在泰兴济川中学,一名三十六岁的吴姓女教师在监考中死去,等到交卷结束,才被人发现。据报道,吴老师被称作学校最美音乐老师。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已经读初中的同学,竟然能在目睹吴老师最后挣扎呻吟中平静地做完题,是考试太投入了,太认真了,还是他们太过无知,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看不出其中危险。”

文章中还附了一位得知此事的考生家长的朋友圈截图,“昨天中午放学回来,女儿谈到监考老师死了!那表情,那语气,没有一点点的怜惜!女儿会为了家里一只狗狗死了痛哭,会为了看到蒸螃蟹,觉得螃蟹可怜而拒绝再食螃蟹!!今天面对自己的老师离去竟然这样麻木!痛心!!……今天的教育体制真的该醒悟了!!!拼命的看中分数,教出了一班生活中的小傻瓜!!!!!”

各媒体还原事实真相 学生边急救边打120

据新华社记者核实,基本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女教师最终因抢救无效去世,但孩子们当时的表现并不能用“冷血无知”来形容。

“当时,吴老师坐在教室最后面监考,所有的学生背对着她。吴老师在监考过程中心脏骤停,当时并没有明显动静。学生们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即喊来了隔壁班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泰兴济川中学校长杨军证实,1月14日期终考试时音乐教师吴萍在初二(20)班参加监考,考试时间是从上午9时20分至11时20分,在此期间,学校还安排了巡考,9时45分及10时45分巡考老师并没有发现任何教师出现异样,10时53分,还有教师从该班级路过,当时吴萍老师还站在教室里监考,一切都很正常。11时20分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但初二(20)班的教室里没有教师收考卷。杨军说,当时吴萍老师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学生背对该教师,学生发现监考老师没有站起来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师。随后,学校安排车辆将吴老师送往泰兴人民医院抢救,医院表示,该教师心脏骤停。

据人民日报记者报道,泰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震说,吴老师到医院时已无心跳、呼吸,心电图已无法提供明确的证据,接诊医生认为病因为心肌梗死,但也不能排除其它原因。陈震认为,院外猝死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突发疾病,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即便是在医院抢救成功率也极低。

慎用“拇指话语权” “让子弹再飞一会”

此事在网上引起一片对教育体制的抨击和质疑声,有网友甚至评论学生是“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诚然,当今的教育体制或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抨击也要先搞清楚事实。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尤其不能在未经核实和调查之前就对他们妄下“冷血无知”的断语,正如济川中学校长杨军所言,“学生只是没有向这方面想,怎么可能是冷漠!如果是站着倒下来,学生绝对不可能不闻不问的,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如果孩子真的冷血,固然悲哀,但孩子的教育是家长、学校、三方共同承担的,让真正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推行开来,而不仅仅是“一切为了分数”,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朱明刚表示,“微博、微信等营造的自媒体时代,让每位‘触网’用户都有传播信息和快速表达情感的渠道,信息的传播也呈现出快速裂变的态势,某个突发事件从发生到全网传播可能只需要极短时间。在这种快速的全网传播中,信息的真实性则显得尤为重要,普通网民多以情感为导向进行信息传播,较少部分人接受过专业的新闻培训,当看到类似‘教师猝死,学生冷血’的信息时,会导入自身对社会现状的负面认知,比如人与人普遍冷漠、缺乏信任感等,从而形成一种快速传播的冲动,并未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全面考究,而这种不准确的信息一旦经人传播,借助现有的传播平台,加之这种信息容易引发更多网民对社会现状不满情绪共鸣,引发更大规模的舆论反响在意料之中,却不免有些让人寒心。掌握的权利越多,承担的责任理应更重。当众生声讨网络舆论环境不断恶化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在面对一些情绪化表达时,自己是否能慎用‘拇指话语权’,在点击‘发送’按钮的那一刻,是否能提醒自己应该再深刻思考后再下断论?或许,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允许‘让子弹再飞一会’,等更多信息披露后,再下结论,再做传播。”

你“中谣”了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