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李瑞宁
岁末年初,各地政府提供免费WiFi(无线网络)的消息此起彼伏:
2015年12月18日,柳州市成为广西首个开通政府免费WiFi的城市,预计到今年底,WiFi接入点总数将达到4000个;2015年12月31日,安徽合肥市公共免费WiFi正式启用;2016年1月1日起,河北石家庄市选择19个公共场所、310个点,分两批向公众提供免费无线WiFi服务……
在这一波政府WiFi建设热潮之前,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WiFi建设已推进了三四年,基本实现主要公共区域WiFi热点覆盖和免费开放,为公众提供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
不过,这道本应美味可口的政府“免费午餐”,迎来的却不都是掌声,知晓度不高、信号不稳定,成为政府免费WiFi的两大“堵点”,遭到了不少公众的“吐槽”。本报记者在多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标识不清晰 指引不明确
知晓度低成“花架”
2015年底,广州一家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从未使用过政府提供的免费WiFi。事实上,广州的政府免费WiFi从2011年底已开始推广,但4年过去,公众知晓度仍然不高,这使得政府免费WiFi的地位有些尴尬。
1月11日,在广州工作的白领邱林到广州塔参加一个论坛,会间他开始用手机浏览新闻。“用的就是广州市政府提供的公共免费WiFi,挺好用,验证也不麻烦。”他向同来的同事演示:点开WiFi目录上的“Wireless_GZ”,在跳出的窗口输入手机号码,手机很快就能收到一条短信验证码;再将验证码输入底下的另一个窗口,勾选“同意”,点“连接”就可以了。只要不是看特别大的视频和图片,浏览新闻、聊聊微信,速度跟家里的WiFi差不了多少。
听起来挺好用,但记者在现场一连问了十几个人,却没几个人知道。“或许正是知道的人少,用的人少,才感觉速度还可以吧”,邱林调侃道。
在广州火车站售票大厅,大量排队买票的旅客都在低头玩手机,记者随机询问了十多人,他们都表示没有连接免费WiFi,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
即使在中轴线珠江新城等免费WiFi覆盖比较好的区域,也很难找到“此处WiFi覆盖”的公共标识,更没有具体连接办法的指引。
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广场,是全市首个投入使用的政府免费WiFi试点。记者在这里找到“HF—WiFi(free)”的无线信号。点击连接后,在弹出的登录页面上输入手机号获取服务码,随后便收到验证短信。输入五位验证码后点“确定”,就成功联网了。可以说,联网还比较便捷。
紧挨着和平广场的公交站台上,12名刷手机的市民里,一多半不知道这里有政府免费WiFi,只有3位使用过。使用过两次的张本强告诉记者:网速不够理想,不如用手机的数据流量方便。
采访中,很多网友建议,政府要做好提供免费WiFi的信息发布,张贴明显标识、推出清晰指引,多渠道、多形式,让这项惠民工程有更多人知晓,真正惠及更多有需求的公众。
忽强又忽弱 时有又时无
信号参差变“鸡肋”
很多人都有在公共场合“蹭网”的经历。与企业、商家架设的WiFi相比,政府免费WiFi覆盖区域要广得多,本可以满足更多公众的使用需求。但现实是,由于政府免费WiFi信号忽强忽弱、时有时无,给公众使用带来困扰。
记者综合一些部门提供的数据估算,目前广州已开通约140个政府免费WiFi区域,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医院、公交站场。此外,各区也在近1400个区域购买了7000多个接入点的WiFi服务,供市民免费使用。经过几年建设,全市免费WiFi覆盖面已比较广了。
广州中轴线珠江新城一带的公共WiFi效果比较好,包括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大剧院、新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地。在广州市出入境大厦,办理护照业务的市民反映,此处的免费WiFi“速度比家里装的稍微慢了一点,但总体上还不错,甚至可以用手机玩游戏”。
而在北京路步行街,记者搜寻发现,“Wireless_GZ”信号时见时不见,好不容易搜到了也时断时续。特别是手机号码验证,记者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收到。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店员坦言,这里的免费WiFi并不好用,即使连上了速度也很慢。
据记者不完全走访,总的感觉是,广州市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弱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经常掉链子。这样的服务水准,很难增强使用者的黏性。
北京市的政府免费WiFi服务也已提供了4年,早在2011年底,就实现了西单、王府井、三大火车站、金融街、中关村大街、奥运中心区、燕莎七个地区的覆盖。但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同样存在。
1月11日下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记者发现,免费WiFi“My Beijing”的信号,远不如两侧商家提供的免费WiFi信号强。打开WiFi热点搜索,“My Beijing”排在10名以外,必须手动翻查才能看见。点击连接后,登录界面一直无法出现,即便偶尔连上也会因信号不稳定而掉线,根据手机上的测速软件显示,实时网速仅有0.14K/s。
当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北京站。北京站的广场和售票厅都无法搜索到“My Beijing”的WiFi热点,但能搜索到“Station—WiFi—Free”的无线信号,多次点击连接后,才终于出现登录画面。但网速较慢,只能打开文字、图片,无法打开视频。
信息会否泄露 支付是否放心
安全系数受关注
在公共场合打开手机,会搜索到不少免费WiFi,但其中往往藏有陷阱。2015年3月,江苏扬州一位市民的银行卡没有用过,U盾、密码等都没有丢失过,但不到两天时间,总共出现69笔交易记录,账户上的6万多元仅剩500元。经调查,这与他曾在公共场所接入过不安全的WiFi有关。
目前,类似因登录公共场所免费WiFi网络被骗的案例,呈高发态势。这与WiFi环境鱼龙混杂,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着直接关系。
采访中,多地公众均对政府免费WiFi的安全性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尤其是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转账时是否安全。这样的担心,让他们不敢大胆使用政府提供的免费WiFi。
公众的担忧,也引起了政府的关切。合肥市经信委信息产业推进处处长李义福表示,政府建设的WiFi与商家相比,尤为注重安全管理。合肥在设计及建设公共WiFi时,对个人信息实行统一登录、统一认证,同时建立了“防火墙”过滤相关信息,屏蔽不良网站。“作为安徽首个无线城市项目,我们特意设计了安全管理平台,与公安网监部门对接。市民大可放心接入,不用担心钓鱼网站或个人信息泄露”。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提醒,政府大力推进免费WiFi建设是民生工程,好事更要办好。一定要高度重视免费WiFi的网络安全,给公众吃一颗“定心丸”,否则难以实现其价值,还会给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带来损害。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叶琦 关伟娜 李家林参与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