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博览 > 正文

印度新德里为治霾限行 “例外”太多引争议

2016-01-18 07:25:0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海云   我来说两句

印度政府18日将召开会议,评估首都新德里首轮私家车单双号限行的治污效果,考虑是否正式开启限行措施。针对汽车尾号限行是否可行、限行对治霾究竟有多大效用等问题,新华社驻新德里记者走访印度专家。

【车不堵了,霾还在】

为缓解空气污染,新德里自1月1日开始为期15天的私家车单双号限行。结果不堵车了,空气质量却没有显著提高。

新德里此次的单双号限行可谓十分严苛。除周日不限行外,限行15天内,每天早八点至晚八点私家车单双号出行,违者罚款2000卢比(约190元人民币)。

印度上班族小伙子迪帕克·谢蒂每天开车往返古尔冈与新德里市区,他告诉记者:“遇上我的车限行,我就选择拼车出行,这样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还缓解交通和保护环境,我觉得这样很好。”

限行期间,记者感觉新德里市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明显减少,往日拥堵不堪的路段也变得畅通无阻。乘出租出行时,司机很快提速到80公里的时速。

不过,单双号出行虽然缓解了新德里的交通拥堵,但空气质量仍然令人担忧。

新德里政府称,限行期间,“由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减少50%”。然而,印度国家运营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和研究体系”数据却显示,限行期间,新德里的PM2.5指数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安全上限。限行最初几天,PM2.5指数甚至不减反增,局部地区一度爆表,读数500,二十倍于世卫组织设定的安全指数。

由印度媒体发起成立的数据分析机构Indiaspend认为,限行措施并没有明显降低新德里的空气污染。该机构分析市区17个检测站录得的数据,发现限行期间空气质量经常显示为“严重污染”级别,有些站点的数值之高令人担忧。

【尾气少了,污染依旧】

新德里单双号限行改善空气质量效果甚微,是因为雾霾成因复杂,汽车尾气只是造成PM2.5指数上升的部分原因。

化石燃料废气排放、建筑粉尘、建材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以及农民燃烧秸秆造成的灰烬都是造成新德里雾霾的罪魁。此外,新德里冬季低温、无风、干燥的气候条件也使污染物更容易沉积,这就造成限行措施效果不易突显。

新德里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苏米特·夏尔马告诉新华社记者,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评估单双号限行的成效,因为外界干扰因素很多,“比如最近的天气状况就有加重雾霾的趋势”。

去年12月整个月,新德里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预警最高值的2到3倍。夏尔马说:“在2016年1月的第一周,由于天气寒冷等气象因素,风速下降,更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指数甚至一度超出预警的4到5倍之多。”

至于汽车尾气排放在新德里空气污染中占多大比例,目前尚无准确数据可查,但它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却毫无疑问。据统计,新德里现在拥有850万辆机动车,目前仍以每天1400辆新车的速度递增。政府出台的燃油补贴和购车优惠政策也使更多的人加入购车大军。据记者了解,在印度的汽车有减排措施的少之又少,燃油标准也十分模糊。

【第二轮限行何时开启?】

首轮私家车单双号限行结束后,新德里面临着再度限行的问题。印度交通部部长戈帕尔·拉伊说,将在本月18日评估审查首轮限行效果,然后再做决定。目前,反对声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出行不便,二是改善空气质量效果不明显。

一位名叫J·D·巴特拉的印度老人说,赶上自己的汽车限行,他只能乘坐三轮摩托外出。“我是一名老年人,如果一直实行单双号限行,我出行将会麻烦不断,”他说。

新德里政府官员也表示,为保证限行期间的公交运力,许多校车被征用,学校被迫停课,若要实施新一轮限行,必须就此作出调整。

在新德里800多万辆的机动车里,私家车仅占190万辆,而不在限行行列里的两轮机动车却高达400万辆之多。救护车、警车、摩托车、司乘人员为女性的车辆、新能源汽车以及部分重要人物的汽车等25类机动车享受免于限行的“例外”待遇。

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指出,由于“例外”机动车数目庞大,新德里首轮单双号限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更有专家指出,新德里尾气污染逾三成由摩托车以及女性驾驶车辆排放造成,此类车辆若不受限行规定,难以彻底治理控制污染。(白纯)(新华社专特稿)

注:本文作者系新华社驻新德里记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