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成都无人飞艇撞高压线致大停电 圈内:“黑飞”常有

2016-01-15 08:55:10 唐金龙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市/民/调/查

无人机升空,总担心它掉下来伤人

“黑飞”的飞艇撞上高压线,已成为德阳城的一大谈资。而由其引发出来关于飞行器飞行安全的问题,亦受到旌城人的关注,比如,处在飞行浪头的无人

机。

采访中,市民好奇之外,担忧已是普遍意识。“那个东西在头上飞来飞去,总担心它落下来伤着自己。”市民李红说她参加一次活动,活动的主办方就用了无人机进行拍摄,她看着无人机飞向自己,总下意识躲一下。

而王先生花了5000多元从网上买了一个无人机,在自家楼顶上试飞,有一次突然无人机失控,就用手去抓,结果被塑料旋翼割伤,“缝了几针,现在小心多了。”

王先生说,他现在也算是发烧友级别了,玩得比较好了,但很多人都没有掌握操控技术,如果飞行中遇到大风或者横风,稍不注意就会碰撞到附近的物体,造成“炸机”。

他说,他的一个朋友搞摄影的,用无人机拍摄,有一次落下来了,摔坏了十几万的镜头。

更危险的是无人机的失控坠落,砸车砸物,有时候还可能伤及到人,“尺寸小一些的无人机基本不会对人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大尺寸的无人机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操作时真的要谨慎一些。”王先生说。

还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无人机随便飞,会侵犯个人隐私,“突然你家窗外出现一个无人机,你会是什么感受?”

圈/内/打/探

无人机“黑飞”常有,究竟该怎么管

据记者了解,国内无人机起飞需要有严格的报备和审批程序,而实际情况是,在申报航拍任务或申请飞行计划时,获批时间较长,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选择性失明”,冒险“黑飞”。

记者在采访一些无人机玩家时,他们都说一般不需要报备,原因在于他们飞得低。而对于到底飞多高便要报备,有的说1000米,有的说500米,有的说200米,甚至大多都是无证飞行,“不知道无人机驾驶证长什么样。”

也有人表示,只要不飞到机场、航线或者军事基地、政府机关附近就可以了,其他地方好像没问题。江油飞运鸿滑翔伞俱乐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也在进行飞艇、热气球等业务,但在进行活动前都要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备。当记者问是否知道还要向气象部门进行报备审批时,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也从来没有报备过。

公安方面也表示,对于无人机等飞行活动,他们也只是在集会活动现场飞行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进行管理,平时的飞行也没有接到相关的飞行报备。

一家生产无人机的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盼政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政策明晰,管控有序,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无人机驾驶人,都是好事。

但目前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业内人士称,究竟应该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请?多大的飞行器就需要申请?需要提前多长时间申请?申请能否获批?不申请就“黑飞”究竟要如何处罚?其实这些问题不仅涉及那些商业运营的无人机企业,也令很多航模爱好者感到困扰。

“在成都,无人机要升空,就必须要经过空管部门的核准。”该业内人士表示。

延/伸/一/下

“无人机”能否自由飞行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3年11月颁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符合在室内运行、在视距内飞行的质量在7千克以下、在人烟稀少及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三种情况的“无人机”,不需要持照飞行。

规定将“无人机”的定义进一步明确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分类也随之明朗: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为微型无人机;7千克和116千克之间的,属轻型无人机;小于等于5700千克的是小型无人机;5700千克以上机型,称为大型无人机。但也说到有三类飞行由驾驶员自行承担安全责任,无须证照:室内飞行、高度低于120米且视距在500米半径内的微型无人机、在人口非稠密地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除此以外,驾驶员须“持证驾驶”,由行业协会或民航局管理。

将于2月1日起实施的《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在其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如使用无人机经营活动,需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

由此看来,“7千克”和“120米”似乎可视为“无人机”能否自由飞行的“分水岭”。记者 唐金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