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反腐从理念目标到实践模式的新超越
2016-01-12 20:05:17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李艳 |
分享到:
|
2015年,反腐是中国最具热度的话题,与猛烈反腐风暴相呼应的是一系列落地有声的制度性建设。(新华社发徐骏 作) 中国日报网1月12日电(吴建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强调“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进一步表明了中央彻底反腐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党反腐从理念目标到实践模式的新超越。 一、反腐败政治理念更加清晰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绩有目共睹,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区、没有例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治理腐败的坚定立场和零容忍的反腐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来抓。但从总体上看,在反腐措施和制度建设上尚未达到“对轻微腐败毫不容忍”的境界,“抓大放小”,对轻微腐败的见怪不怪,恰恰是腐败蔓延滋长的内在原因。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强调“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是对反腐败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表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本质特征。 零容忍理论的确立,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结果。过去多年来,说到做不到甚至根本没有去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以至于一些反腐举措流于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些久违了的、曾经熟悉的原则和准则使得“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的承诺显得更为可信。 正是对腐败零容忍理念的确立,我国才演绎了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腐大戏”,反腐才能打破“退休即平安着陆”的惯例、“刑不上常委”的惯例,“打虎”才没有上限,也没有“节点”,更没有“休止点”,“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的法治逻辑才能得到彰显。 二、反腐败战略目标更加明确 五中全会公报中强调“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就告诉我们,当前“打老虎”是取得反腐成效的重要标志,但反腐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打老虎”,而应通过“打老虎”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利益格局和政治生态,让领导干部从“不敢腐”逐步过渡到“不易腐”和“不想腐”,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 “三清”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党根据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对社会关切的有力回应,有利于坚定人们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的耐心和恒心。历史上,我国曾多次提出反腐败目标,可是,这些目标要么不够彻底,要么是把手段当目标,甚至仅把反腐败当作一个工具。“廉洁政治”把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有利于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部署、推进这项工作,从社会关切角度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了治国理政的新要求。 国人向来崇清、尚清、褒清。清,不单是自然状态和个人修为,还是一种权力品格,是政府品质,也是政治伦理。中华文明数千年,腐败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以致于让我们的文明始终处于“掌权—腐败—垮台”的“历史周期率”之中。我国进入新时期之后大力反腐已有三十余年,却始终无法控制腐败蔓延势头的严酷现实表明,敢于提出这样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这是一个极大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挑战。反腐败目标越是明确,就越有可能全面挑战我们党及其领导骨干的认知力、领导力和意志力。共产党人最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出表率。 |
相关阅读:
- [ 01-12]反腐越深入 群众越拥戴(前沿观察)
- [ 01-11]黄宏少将:反腐树立习主席权威 为军改扫清障碍
- [ 01-11]这三年,“习式反腐”渐入佳境
- [ 01-11]反腐聚焦“菌群之流”:“小碎杂”民生钱全不放过
- [ 01-11]社科院反腐蓝皮书:九成以上领导干部认可惩腐力度
- [ 01-07]王岐山:正风反腐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 [ 01-07]长江证券董事长被查 为2016年资本市场反腐落马第一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