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政治经济学“六论”
2016-01-08 11:11:07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许多重要经济思想和理论成果。大道至简,习式政治经济学可以归纳为以下“六论”: 1、“新常态”论 在面临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怎样看待经济增长?要不要像以往那样“踩大油门”扩大内需?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 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2013年底,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谈了对经济增长率的看法:“ 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而后,习近平于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判断,要求“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同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四大特点: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他明确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这就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政治经济学辩证法。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特别告诫全党:把经济新常态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如果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仍然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就跟不上形势了。用老办法,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最后总爆发。这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深刻警示。 根据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逐渐形成了“2.0版本”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进出口增长率,国际收支;财政赤字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主要(四项)污染物排放减少;减少绝对贫困人口。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协调的多目标体系,并与国家五年规划的核心目标相匹配,从而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指挥棒”,再次演奏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新乐章。 |
相关阅读:
- [ 01-08]解读: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内考察释放出哪些信号?
- [ 01-08]习近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 [ 01-07]习近平: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
- [ 01-07]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 [ 01-07]习近平: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 [ 01-07]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内考察赴重庆 都去了哪谈了啥?
- [ 01-07]中共中央机关报:习近平日程勾勒中国全方位外交轨迹
- [ 01-06]习近平新年首次调研确定新"指挥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