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12月30日专电 (记者 付鑫鑫)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公布:“在主椁室现场清理,存在极大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为确保文物万无一失,我们决定整体套箱提取,进入实验室清理。” 早晨8时过后,记者来到墎墩山上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工作人员已经进场。公安和武警的力量比往日增强,公安人员至少多了一倍。9时许,专家入场,随即进入主墓内,在主棺旁开会讨论接下来的操作方案。 经过现场勘查和三次激烈的讨论,信立祥最终对外发布说,海昏侯墓考古已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通过日前的试开内棺发现,棺体基本没有发生位移,棺内文物种类繁多、保存情况比想象的好、堆积情况异常复杂。他肯定地说:“棺内有大量玉器,还有一些墓主人生前喜好的赏玩之物。根据汉代的观念,高等级贵族都要贴身摆放大量玉器:一是保其尸身不会朽烂;二是可以吸引墓主灵魂不远去。一旦时机成熟,肉体和灵魂重新结合,就可以开始新的生命。汉代人称之为尸解,就是成仙了。” 在汉代,“尸解”之说十分流行。所谓尸解,意即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等)遗世而升天。 难道一点遗骸都不会有吗?信立祥说:“南方是酸性土壤,会不会有部分遗骸,我们无法确定。如果有遗骸的话,我们将以一种非常郑重的方式提取遗骸,进行体质人类学和病理学研究。” 对于世人关注的金印问题,他说:“列侯印和私印,我们希望能有,但现在不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亚蓉透露,试开棺时看见内棺中有“白色霉斑”,“古人装殓死者,会把一年四季的衣服、被子都穿裹在尸身上,也就是‘衣衾’,所以肯定有丝织品”。 为确保文物安全,专家组会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商决定,包括棺床和内棺两部分会作为一个整体套箱提取,到实验室大厅清理,但不会进入低氧舱作业。他解释道:“内棺现在已经暴露在空气中,进实验室后,进不进低氧舱区别不大。而且,低氧舱空间有限,工作人员戴着氧气面罩在里面工作,有可能延缓考古工作的进度。”以后,海昏侯墓5号墓的棺柩可能进入低氧舱。 据悉,打包装箱、调运到1公里外的文保中心,再进实验室“安家”,大约需要三四天。然而,因需要武警、公安的协调配合,整个过程有可能会延长。 “具体哪天调运,不好预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文物安全。”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说。 |
相关阅读:
- [ 12-21]台湾相当缺乏大量的考古人才 考古专业报考踊跃
- [ 12-21]考古专业在台很抢手 报名相当踊跃
- [ 12-21]考古专业在台很抢手 报名相当踊跃
- [ 12-18]直击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 主棺椁板开始拆卸
- [ 12-17]直击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 主棺椁板开始拆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