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寻找中国经济十大热词”结果:“互联网+”居首

2015-12-30 12:02:37 罗筱晓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互联网+”当选年度最热经济词汇

2015年即将过去。随着“新常态”的提出,在这一年,“中国经济”获得了比往常更高的关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相比于数字、理论,经济对生活的影响,更多地通过“经济词汇”体现出来。日前,《工人日报》在其官方微信推出了“寻找2015中国经济十大热词”活动。经过投票,最终,“互联网+”、“一带一路”、“全面放开二孩”等词汇入选。

通过对2015年中国热门经济事件、现象和领域的梳理,在《工人日报》官方微信的调查问卷中,共呈现了15个词汇供网友选择,涉及宏观政策、消费、制造产业、互联网行业等多个方面。

据统计,在参与本次投票的网友中,男性占比57%,女性占比43%。在年龄构成方面,59%的投票者年龄集中于21岁-40岁之间,41岁-50岁的投票者占比27%,50岁以上的占比13%。

经过一个星期的投票,最终,“互联网+”力压其他词汇,成为投票者心中本年度最炙手可热的经济词语。“一带一路”和“全面放开二孩”分别位列热词第二、三位。另外,“‘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亚投行”、“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2025”、“国企改革”、“双十一”也入围了年度热词榜单。

在入选的十大热词中,从所涉及的领域看,网友们广泛关注的,既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全面放开二孩”、“互联网+”等经济现象,也有“‘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层面的经济举措。从词汇诞生的历史时间看,已经走到第7个年头的“双十一”依然挤进了榜单,“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则代表了2015年的新生事物。

完整榜单,请见下文“2015中国经济十大热词榜”。

经济,听起来既复杂又不接地气,实际上却时时刻刻关乎柴米油盐。由网友票选出的“十大热词”,或许不能描绘2015经济发展的全景,却可以视为十个小窗口,从这里窥见普通人的经济生活,窥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角。

合上2015年的日历,2016年,又会有哪些经济热词出现在口中、耳边,我们会与您一起继续关注与期待。

网友回声

Fkmyou:算来算去,“全面放开二孩”最引起我的注意!女儿一直很孤独,我很希望能让她有个弟弟妹妹,如今,终于盼到了,接下来,就要为“二孩”作准备啦!

江苏日月江南:互联网的作用是最明显的。因为使用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自己理财更方便快捷了,也用不着等待回家使用电脑,一切理财项目在手机上随时随刻可以搞定,因此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财收益率,成为多年来收益最高的一年。

DE248:“双十一”真的有那么便宜吗?恐怕是见仁见智。我今年也加入了“双十一”网购大军,其实也没有便宜多少,只是提价再降价的把戏,羊毛出在羊身上,面对网购打折的猫腻,消费者要货比三家,谨慎下单。

魁星闪烁:对“新能源汽车”印象深刻。当今社会谈“霾”色变,针对环境持续恶化,治霾防霾,是目前全民当务之急。政府部门身体力行,大力发展、普及新能源汽车,控制汽车尾气超标排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飞翔的沙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人说经济下滑是最坏的年代,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年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创业者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现在只要你有点子,肯努力,就有机会投身到自己喜欢的行业中。

唉妮儿:“中国制造2025”令人振奋。我是个热爱国货的人,某一天在购物平台看到了“中国制造”的页面后兴奋不已,觉得这样的分类很有意义。谁都知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的志向是毕业后投身于制造业,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尽己之力。

zi色feng铃:经济热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代言,作为大众的一员,由衷希望大众经济能够起到“现实+”作用,因为大众既是个体又是整体,经济影响度自然不容小觑。

人在你的江湖:最震撼又最无奈的是,“爆买”!看到如此多的国人,跑去日本疯狂购物,让国内企业情何以堪?这就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倘若能够以此为契机,倒逼我们去提高国货的质量,倒也不失为一次机会。

雪里梅花2011:时代催生创业潮,商家推动购物潮,总之,跟不上时代就要被时代所淘汰!

冬天里的雪莱:今年互联网让我对理财有了更深的了解。初次接触网上理财工具,方便快捷。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了,网上不仅能买东西,买服务,买吃买喝……对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节省了时间、满足了生活。

魁星闪烁:全面放开二孩,国家政策不错,要是早放开两年该多好,作为70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活力的试试啊:“互联网+”,现在互联网改变着我的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我努力去学习新技术,去适应工作的需求,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明天。  (记者罗筱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