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门20日“放出大招”,首次向公众开放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乳母之墓,并透露这名神秘女子很可能是图坦卡蒙的亲姐姐。
一架俄罗斯客机10月底在埃及坠毁后,埃及游客数量锐减,旅游业陷入寒冬。眼下,埃及当局正想方设法提振旅游业。
【首次开放参观】
埃及多名政府官员和法国考古学家阿兰·齐维耶20日出席一个仪式,首次揭开图坦卡蒙乳母之墓的神秘面纱。
这座古墓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大约20公里处的塞加拉,1996年由齐维耶发现,一直未向公众开放。墓穴中有一具木乃伊,据信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图坦卡蒙的乳母马娅。
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提说,这座古墓的壁画中包含马娅照料图坦卡蒙的场景,此次向公众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位于卢克索国王谷的图坦卡蒙墓最近多次接受成像扫描,被曝出可能藏有密室,其乳母之墓也颇受瞩目。
埃及当局介绍,马娅墓包含3个墓室,从下个月开始正式迎接各国游客。
【“最美王后”之女?】
马娅身份成谜,曾引发外界不少遐想。
据齐维耶最新推测,马娅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是图坦卡蒙的姐姐梅里塔吞公主。他的依据是,马娅墓穴壁画中的图坦卡蒙和马娅“长得非常像,两人的下巴和眼睛一模一样”。在其中一幅壁画中,马娅坐在法老宝座上,把年幼的图坦卡蒙抱在膝上。
达马提认同这一观点,并透露说另一座古墓的壁画中包含梅里塔吞公主给一个孩子喂奶的场景,与马娅照料图坦卡蒙的场景如出一辙。
2010年一次脱氧核糖核酸(DNA)测试证实,图坦卡蒙是法老埃赫那吞之子。史学界普遍认为,图坦卡蒙的母亲并非古埃及“最美王后”纳费提提,而是埃赫那吞的一名妾室;梅里塔吞公主则是埃赫那吞与纳费提提所生。
达马提说,考古学家将继续对图坦卡蒙墓和马娅墓展开研究,并将比对考古成果,预计会揭晓更多关于两人的资料。(杨舒怡)(新华社特稿)
相关链接:
——图坦卡蒙不英俊?
提到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不少人会马上联想到他的黄金面具以及各种神秘传说。这位法老在世时究竟长什么样?他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在驾驶战车时受伤而死?英国广播公司(BBC)26日将在纪录片《图坦卡蒙:尘封的真相》中一一解密。片中,科学家们用超过2000幅电脑扫描图像复原出图坦卡蒙的真实样貌:他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年轻英俊,而是个长着龅牙、跛着一只脚、有点形似女孩的少年。科学家说,由于图坦卡蒙的父母是亲兄妹,他的跛脚可能是由遗传造成,他在未成年时就死亡也可能与此有关,或是死于某种遗传疾病。(荆晶)
——埃及博物馆否认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受损
新华网开罗1月23日电(记者郑一晗 潘超越)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受损”一事,埃及博物馆总经理马哈茂德·哈尔瓦吉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黄金面具“并未遭到损坏”,且得到了良好保护。
有媒体报道称,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胡子去年曾一度断落,工作人员在修复时使用了不当的黏合材料,操作中还不慎划伤了面具表面,导致面具受损。
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蒂22日在给官方通讯社中东社的声明中也否认了黄金面具受损的说法。他说,埃及文物部并未组建任何调查组或委托外国专家对面具进行检查,之所以有面具受损的传言,起因是博物馆的两名工人与维修人员产生意见分歧。
哈尔瓦吉在接受采访时说,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主体部分和胡子在被发掘时就并非连在一起,直到1941年埃及文物部门出于文物展出的完整和美观才决定将二者黏合。博物馆工作人员定期对黄金面具进行检修,“并未发生人为损坏的情况”,目前面具仍然被保护得十分完好。
“我们的工作团队是称职和专业的,我们在文物检修中使用的黏合材料均达到国际标准,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文物保护组织的要求,”哈尔瓦吉说。
记者当天在埃及博物馆采访时看到,黄金面具目前仍然照常展出。
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是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图坦卡蒙墓最著名的陪葬品之一,被发掘时覆于法老木乃伊的面部。面具重达11公斤,工艺精美。
图坦卡蒙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8岁或9岁时登基,约10年后神秘去世。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于1922年发现了图坦卡蒙墓,墓室发掘前从未遭受盗墓者洗劫,陪葬品保存完好且繁复精美,自此举世闻名。
——通讯:揭开埃及法老黄金面具破损的面纱
新华网开罗1月25日电 (记者郑一晗)近日有报道称,举世闻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由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遭受了不可逆转的损坏。展出黄金面具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否认了这一说法,埃及文物部24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释。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媒体援引埃及国家博物馆馆员爆料称,黄金面具的胡须去年曾在清洁时掉落,为了不影响即将到来的展出,博物馆负责人指示工作人员抓紧补救。但由于使用了不当的修复材料,面具留下了可怕的黏合痕迹。更可怕的是,工作人员将黏合剂蹭到了面具脸上并试图用刀刮抹,又留下了刮痕,导致面具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坏。
新华社记者23日来到位于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在博物馆二楼的3号展室里,金光熠熠的黄金面具依然用灼灼目光迎接游客。记者隔着玻璃罩对面具仔细端详,仅凭肉眼很难发现有何异样。记者通过对比照片发现,与此前相比,黄金面具的下巴和胡须间出现了一层浅黄色的黏合剂。
受博物馆委托,德国文物专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对黄金面具进行了初步鉴定。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面具的胡须确实曾在去年8月掉落过,但并非如报道所说是工作人员在清洁时碰掉的。
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蒂介绍说,大量文图资料都证实,黄金面具的胡须在1922年图坦卡蒙墓被发掘时就是松的,并未与面具主体连在一起。自1924年面具开始在博物馆展出以来,胡须有长达20年时间是与主体分开展出的。1941年,埃及文物部门考虑到文物展出的完整和美观,决定将胡须粘回面具。
埃克曼说,博物馆馆员去年8月对黄金面具展台的灯光进行维修时无意间碰到了面具,“胡须在被碰触后就松动掉落了,可能是当初使用的黏合剂因时间久远出现了老化。”
对于网络流传的一张工作人员正在黏合面具的照片,达马蒂确认了其真实性,并称图中男子是专门负责黄金面具维护的专业修复人员,并非一般博物馆员工。
埃及国家博物馆黏合面具所使用的环氧树脂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种胶黏合性极强且生效快,用于黏合石头和金属部件尚可,并不适于黄金面具这种珍贵文物。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材料,才导致面具的下巴和胡须处留下了一层明显的胶痕。
对此,博物馆总经理哈尔瓦吉说,博物馆使用的所有黏合材料都经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文物保护组织的认可,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埃克曼认为,环氧树脂胶“并非不可逆”,面具下巴处的胶痕可在实验室里通过精细的“手术”去除。但他同时也承认,修复人员在黏合面具过程中的操作“并不那么合适”。
据埃克曼了解,胡须脱落之初修复人员曾试过其他黏合剂,但发现其黏合力不足以支撑沉重的胡须,才选择使用环氧树脂剂。 埃克曼说,多年来文物界对环氧树脂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但使用可逆的材料来修复文物是一个共识。“环氧树脂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者就此致电多位埃及文物专家进行咨询。埃及卢克索文物保护专家穆斯塔法·瓦齐尔说,环氧树脂可用于修复木质或金属文物,尤其在黏合一些细小或敏感的文物时效果很好。“据我所知,这种黏合剂有不易膨胀的优点。”
埃及著名文物专家、前文物部长扎希·哈瓦斯则认为,选择环氧树脂剂来黏合黄金面具是一种技术上的倒退,因为随着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明明有更好的黏合剂可供选择。”
至于报道提到的面具刮痕,记者隔着展台的玻璃罩没有发现,很多前往参观的游客均有同感。
负责对面具进行鉴定的埃克曼对媒体表示,自己确实发现了一处刮痕,但无法确定这处划痕是以前就存在的,还是在黏合过程中留下的。
黄金面具是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大量陪葬品中最耀眼的一件,堪称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黄金面具用11公斤纯金打造,镶嵌着华丽的宝石。面具前额是象征王权的眼镜蛇、秃鹰标志,眉毛、眼线镶嵌着天青石,眼睛则采用黑曜石和白石英石,将法老年轻而英俊的面庞刻画得精致美妙。
1922年,当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和乔治·赫伯特偶然发现这座陵墓时,墓内成百上千件精美陪葬品“亮瞎”了两位考古学家的眼。其中,黄金面具成为最璀璨的一颗明星,它和人形纯金金棺等展品一道,在埃及国家博物馆专厅展出。
——图坦卡蒙墓中藏密室?!
神秘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穴中竟然藏有密室?最近,埃及及法国专家利用红外热成像法测定图坦卡蒙墓穴墙壁温度后发现,北侧墙体有一处区域温度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很可能藏有一个密室。不久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埃及古物学者尼古拉斯·雷韦斯表示,墓穴中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西墙和北墙上有两处明显的直线痕迹。这些痕迹肉眼不可见,但在高清图像中却十分明显。这意味着墙后可能有两处隐藏密室。在他看来,一处密室可能是储藏室,另一处则可能是神秘的“最美王后”纳费提提的墓穴。纳费提提有着敏锐政治头脑和独到政治见解,曾与丈夫一起统治埃及。但后来历史上再无有关她的记载,她的墓穴和木乃伊至今也不知在何处。埃及及法国专家的测定进一步肯定了雷韦斯的推断,但至于密室中藏着什么,或许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大白于天下。(荆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