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情到深处 志比钢坚
2015-12-20 11:29:3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
分享到:
|
在贫困一线摸索出的扶贫观 25年前,在任职宁德时,他一有时间就到乡村调研。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习近平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扶贫理论。 他认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 “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 他认为,要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当地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宁德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经济发展也大有起色。这些在贫困一线摸索出的扶贫理论,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就扶贫工作进一步提出新思考、新论断、新安排。 “摆脱贫困,一定要找到内生动力”;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对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一系列部署: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 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制定到2020年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宏伟目标。 一个个动真碰硬的举措也相继出台: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施策;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完不成减贫任务,主要领导将被约谈等。 “近平同志有些想法,是想得很深、很细的。”“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作了仔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设想,比较贴合实际。”这是为《摆脱贫困》写序的原福建省领导项南对习近平扶贫工作的评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