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评论 > 正文

世贸组织提升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

2015-12-18 10:33:2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海云   我来说两句

  人民视觉

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12月15日—1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世界贸易组织扩大《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谈判(以下简称扩围谈判)参加方16日宣布,就扩围谈判达成全面协议,并发表《关于扩大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部长声明》。这是世贸组织自1996年以来首次通过的重大减免关税协议。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协议的达成将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协议涉及信息技术产品的年度贸易总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0%

扩围谈判自2012年5月启动,至2015年12月达成全面协议,历时3年半,经过近20轮磋商,共有25个参加方、54个世贸组织成员参加,参加方扩围产品全球贸易额达1.3万亿美元,占相关产品全球贸易额的约90%。

“这是世贸组织自1996年以来首次通过的重大减免关税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世贸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协议涉及信息技术产品的年度贸易总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0%,对此减让关税将降低产品出口国的贸易成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1996年12月,世贸组织多个成员在新加坡商达成《信息技术协定》,承诺在2000年1月1日前取消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半导体在内的200种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在随后十几年中,随着信息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信息技术产品在全球贸易市场中流通,但一些关键市场对此类产品维持相对较高的进口关税。对此,包括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50多个成员代表提出,希望世贸组织对扩大全球信息技术产品的免关税清单进行探讨。今年7月,占据全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90%的50多个国家贸易部长就此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密集谈判。

“20年前,这些产品根本不存在。但在今天,它们遍布全球,本次通过的协议旨在应对这一现实问题。”阿泽维多对协议的通过表示赞赏。

计划2016年7月1日起实施降税,绝大多数产品将在3至5年后最终取消关税

协议在1996年《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基础上新增201项产品,包括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半导体及其生产设备、视听产品、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等与当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产品。所有产品计划于2016年7月1日起实施降税,绝大多数产品将在3至5年后最终取消关税,并在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对全体世贸组织成员适用。

“我对协议的通过表示欢迎”,欧盟贸易委员塞西莉亚·马尔姆斯特伦认为,对消费者来说,看到他们所喜爱的电子产品价格下降是个好消息。不仅如此,欧洲高科技制造业也会因此备受鼓舞。

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表示,“新西兰每年大量出口此类产品,消除关税是世贸组织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这将帮助我们实现商业目标。”

“协议的通过是全球贸易议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将因此创造出巨大的效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尼洛维奇说,信息技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贡献是不可错过的机遇,消除对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将鼓励和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

“协议实施后将有助中国相关产品扩大出口,巩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也将增强外资对华投资信心,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荣延松对本报记者表示。

>> 点 评 <<

梁艳芬(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世贸组织自1996年以来首次达成重大减免关税协议具有积极意义。第一,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各国都在寻找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产业被认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产业,协议的达成对该项产业和相关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无疑将起到推动作用。第二,对于多边体制而言,是新的积极信号。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长期停滞令人们对世贸组织前途逐渐失去信心,协议的达成重现人们对多边体制谈判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憧憬。第三,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有助于中国相关产品出口的扩大,进口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中国贸易增长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有利于巩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第四,国内消费者能够以更低价格购买到境外的电子产品,享受优质产品。

当然,这些积极影响还要依据相关产品关税减让的进程逐步实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