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2015年医保改革追踪:医保“跟人走”便捷网络建成

2015-12-17 20:00:54 黄浩苑、姚友明、冯国栋、徐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新华视点)医疗“兜底网”织得怎么样了?--2015年医保改革追踪

2015年的医保改革被专家称为是“政策叠加效应放大、保障水平提升”之年。渐进性的医保改革令百姓获得感明显增强。

医保领域的一些焦点问题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

【焦点一】大病保险:引入市场降低大病支出

因病返贫曾是不少家庭遭遇的悲剧。为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面对重大疾病治疗时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2015年,全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平均报销比例上升10至15个百分点。

为了在有限条件下全面提升保障水平,吉林、黑龙江、广东、海南等省市纷纷引入了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大病保险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群众不需额外缴费,而是从医保基金中划出一部分委托市场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基本+大病”的两段式保险叠加,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吉林省安图县福兴村村民刘祥义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安图县人民医院。“命是保住了,收费清单却像另一道催命符,我一度觉得生活没指望了。但没想住院时一分钱没交,出院总共也只交了5000多元,大部分都是医保给报销了。”刘祥义的妻子李秀杰说。

大病保险是对患者基本医疗报销后再进行“二次报销”,刘祥义医疗费报销比例近85%。目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已扩大到所有省份。而截至2014年底,有16家保险公司在27个省份承办大病保险,覆盖约7亿人口,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提高了10到15个百分点,患者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医保制度的保障效应进一步放大。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说,大病保险不需群众多掏钱却得到了更多的保障,有效缓解大病对群众造成的毁灭性冲击。但眼下,大病保险支出不断增加,保费也在攀升,这个费用是该继续由医保基金承担还是向投保的群众征收部分费用,还是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如福利彩票等,都是大病保险普及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二】异地就医结算:医保“跟人走”的便捷网络建成

异地就医报销难是医保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疾。今年,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支持异地就医结算。其中,有22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其他省份的系统对接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为2016年建成全国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林和浙江省专门成立了“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各定点单位和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参保人员可在全省范围内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均可即时结算。这解决了以往转诊转院就医难、个人先垫付后报销等问题。

在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以及人口流动的双向叠加下,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就医需求越来越突出,对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要求迫切。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方鹏骞教授认为,异地就医结算网络的逐步健全,提高了报销和结算的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保长期存在的“山头林立”问题,突破了影响医保资金公平、高效使用的藩篱。

【焦点三】城乡统筹:广大农民医疗福利明显增多

深入推进医保城乡统筹,目的是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使医保服务实现均等化。医保城乡一体化对广大农民而言意味着更多实惠:药品目录更广,报销比例更高,就医选择面更广。

今年4月,国务院在年度医改工作安排中再次提到,要在11月前“研究制定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试点实施意见整合城乡医保制度”。

很多地方都对城乡统筹进行了探索。如上海市自2016年元旦起,将破除城乡户籍限制,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城乡一体化使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居民获益更多。如农村居民住院费用不再设最高支付限额。原来新农合住院费用一旦超过12万元,就不能再结算医药费了,城乡医保统筹后,超过12万元的住院费用还可以按照规定比例结算。同时,农村居民在各级医院住院,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三级医院住院,支付比例比原来提高10%至20%。

目前,广东深圳、东莞、中山等市更是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张网”整合为“一张网”,构建起不论城乡户籍、不论有无职业、全市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