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评论 > 正文

《巴黎协定》落槌,中国彰显责任

2015-12-14 10:51:29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王海云   我来说两句

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北部市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法国外交部长、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比尤斯(右三)、法国总统奥朗德(右二)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右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右五)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庆祝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新华社发

《巴黎协定》要点

长远目标: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付出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净零排放。

减排目标:各方将以“自主贡献”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规定了绝对值要求;未对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提出绝对值要求,但“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变化尽可能做到这一点。

评估目标:各方今后4年内重新评估各自减排目标,以便适时调整。从2023年起,每5年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

透明度:要求各方汇报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及减排进展,赋予发展中国家适度“弹性”。

资金: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 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提供援助; 未对这类资金援助作出金额规定。

历经约两周“马拉松式”谈判,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当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表示,《巴黎协定》 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定。

纵览《巴黎协定》具体内容,协定在推动各国为减排付诸行动方面频繁使用“邀请”、“呼吁”、“要求”和“进一步要求”等措辞。虽然这些措辞在约束力上有所欠缺,但考虑到协定牵涉到《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内容中根据缔约方的多样性诉求所展现出的“弹性”被认为对协定达成至关重要。《协定》文本12日晚在大会上未经拖延而获得顺利通过,均显示出先前达成的共识所获得的肯定与支持。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巴黎协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合作”,其内容增强了减排决心、让努力方向更加明晰,推动全球各国承担更多责任。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参与,这在先前的全球合作中并不多见。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在推动全球减排举措的国际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代表团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透露,没有中国的坚持,最终的《巴黎协定》 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体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协定中敦促发达国家缔约方提高其资金支持水平、“制定切实的路线图”的内容就是中方提出并坚持的,最终正式写入协定。

《巴黎协定》收获掌声,是国际合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全球减排努力设定了法律框架,也意味着下一阶段任务的启程。《金融时报》评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现在已经进入又一个挑战阶段,即条约的迫切履行。眼下,各国只是通过谈判代表在外交上取得共识,而要将这一共识付诸行动,需要考验的是各国推动本国社会、经济和民众共同参与的政治智慧和决心。路透社报道,不少国家在履行减排承诺问题上面临来自国内的不小阻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