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老龄化来了你还没有钱怎么办?

2015-12-11 19:56:06 孙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养老涉及方方面面,但都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因此,近年来养老金金融与养老金融等成为热门词汇。但是相关概念的内涵并不清晰,概念之间区别和联系也并未厘清,影响人们对养老金融理解的深化,也不利于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养老金融?

国外较为常用的是养老金金融,英文是“pensionfinance”,英国学者大卫·布莱克在《养老金金融学》中的使用的就是“pension finance”,并指出养老金金融主要研究对象是养老基金投资于金融资产、不动产、衍生工具和另类投资。

可见这里养老金金融核心指的是养老金资产管理。国内除了养老金金融还有养老金融的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并没有严格区分。贺强、胡继晔、杨燕绥等学者都使用了养老金融的概念,但是其核心仍然是养老资产管理。党俊武则使用了老龄金融的概念,但他也认为老龄金融的含义并没有更多创新。

总体来看,国内基本上混同使用“养老金金融”、“养老金融”、“老龄金融”的概念,其核心与国外的养老金金融概念一致,即养老金资产管理。但在外延有所扩展,一是关注养老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是关注养老金的制度架构。

从安排老年生活角度讲,人们需要的金融服务不仅仅限于养老金,还包括其他老年金融消费,可见目前的相关概念并没有完整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 笔者认为养老金融是一个概念体系,对应的英文是“agingfinance”,指的是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养老金金融,指为储备养老资产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管理;二是养老服务金融,指社会机构为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进行的金融服务活动。 三是养老产业金融,指为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

可见,养老金融不仅涵盖养老金金融、还包括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者都是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但是各有侧重:养老金金融的对象是养老资金,目标是通过制度安排积累养老资产,同时实现保值增值;养老服务金融的对象是老年人,目标是满足其年老后的金融消费需求;养老产业金融的对象是养老产业,目标是满足养老产业的各种投融资需求。

二、为什么必须重视养老金融?

第一,养老金金融事关国民养老安全和经济转型。

养老金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养老金资产管理。伴随着世界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制度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关系到国民养老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欧洲养老金改革滞后于人口和经济变化,可持续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希腊等国,由于养老金制度不合理,导致国民养老陷入困境,还加剧了主权债务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面临“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挑战,必须科学改革养老金制度,才能确保国民的养老安全。

养老金资产管理对实体经济影响深远2014年底美国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规模达到24.7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145%。养老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也是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其中投资于股票、VC、PE等股权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新兴产业涌现和产业创新升级。

养老金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我国国民消费动力始终不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养老体制不完善,导致国民将大量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与此相反,美国相对充裕的养老金资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国民可以将较多收入用于消费。可以预见,我国养老金金融的不断发展将逐渐带动国民消费,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养老服务金融涉及老年人福祉和金融业发展。

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广泛,除了传统的储蓄、保险外,还包括针对养老的理财业务、反向按揭养老、遗嘱信托等新型业务。养老服务金融专门服务于老年人各方面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增加老年人效用。 

此外,人们养老的根本目标是合理安排老年生活,包括了老年理财、养老保险、老年医护、老年家居、养老机构等多方面需求,客观上需要有机构能够链接老年人的金融与实体消费,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随之转型,将虚拟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第三,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养老产业金融。

首先,养老社区等养老行业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依靠企业自有资金难度较大,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方面的投融资支持。其次,养老产业服务对象是经济收入下降,消费能力不足的老年人,为了保证服务可及性,许多国家会对部分养老产业进行价格限制,因此养老产业具有一定福利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养老产业金融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养老产业金融还是养老金重要投资领域。养老金存续时间长达几十年,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但是养老金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而养老社区等养老产业,运营良好的话能提供稳定现金流,与养老资金的风险偏好契合,是较好的投资对象。

三、我国养老金融发展任重道远

第一,养老金金融是当前社会关注热点。

由于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养老金金融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养老金制度安排方面,普遍认为是我国未来面临严峻的养老金缺口。总体来看,社会各界对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方向逐渐达成了共识,未来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建立养老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体系,逐步降低企业缴费负担等。在养老金资产管理方面,普遍认为养老金将是资产管理行业的蓝海。

美国约24.7万亿美元的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中,90%以上用于投资。我国养老金现有存量已经超过5万亿,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金市场有望达到10万亿。即便如此我国养老金占GDP的比例也不到20%,与OECD国家平均80%的水平相差甚远,可见我国养老资产管理行业空间巨大,因此目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养老资产管理,纷纷将其视为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第二,金融机构逐步探索养老服务金融。

伴随老龄化社会到来,金融行业开始重视养老服务金融。有银行提出“养老金融服务专家”发展目标,并通过养老金融支行、养老金融专卖店等形式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专属金融服务。

总体来看,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养老服务金融,并逐渐考虑将其与养老资产管理、养老服务业融合,比如建行刚成立的养老金公司,在参与养老金资产管理业务的同时,将向多元化养老金融转型,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住房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保险业也建立了专门养老服务机构,介入养老社区、养老照护等领域。

总体而言,我国养老服务金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新的金融业态。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金融将迎来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金融机构将逐渐深入到养老产业的全产业链,将金融服务推进到实体经济领域。

第三,养老产业金融发展滞后。

养老产业先天性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原因有二,一是老年人处于经济收入的收缩阶段,消费能力有限,决定了大部分养老行业只能微利经营,美、日等国养老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仅在5%上下,对金融资本吸引力不足。二是在我国养老产业作为新兴行业,盈利状况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参与意愿。然而,养老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通过政策性和市场化手段发展养老产业金融。

政策性金融支持指的是政府及政府性金融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提供金融支持活动,包括政策性贷款、担保、政府引导基金、专项扶持基金等。日本、德国等都对养老产业机构提供了不同程度政策性扶持。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包括支持地方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探索采取建立产业基金等模式,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但是在具体政策落实层面,还未形成有效业务模式。

市场化融资手段指的是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融资手段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国外养老产业市场化融资比较发达,除了常规的信贷、IPO、债券融资外,还有一些创新融资手段。

最典型的是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私募基金,美国养老社区和养老机构的融资主要通过REITs,美国前十大养老社区中,有五家被REITs持有。此外,私募基金也是养老产业金融的重要参与者。2009年黑石公司收购了一家养老社区运营商,成为全美第12大养老社区拥有者。

我国养老产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加上产业成长期的高竞争性,使得养老产业投资具有较高风险。因此,我国养老产业金融无论是和国外发展阶段,还是和我国养老产业的需求相比,都处于滞后状态,是养老金融的短板,需要大力加强。

总体来看,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缓慢,养老金规模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养老资产管理行业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此外,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晚于发达国家,养老服务金融与养老产业金融的发展也较为滞后。但是我国老龄化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将很快步入重度老龄化时代。在此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养老金融发展,为应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做好准备。

(作者:孙博,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