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通报驾考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2015-12-10 19:03:2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10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今天,我们请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刘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徐亚华,由两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我们就请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刘钊作介绍。[10:10]

[刘钊]: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各位新闻界媒体朋友见面。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公安部党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便民利民措施。相继推出车检18项改革、建立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供131项在线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欢迎。[10:11]

[刘钊]:驾驶人培训考试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服务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事关社会公共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切实解决驾驶培训考试中的不便利、不规范、不经济等问题,去年以来,公安部联合交通运输部,着手调研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我们多次听取基层公安、交通等部门意见,实地调研驾校、运输企业等相关行业,公开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建议,组织法学、社会学等方面专家深入论证,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益做法。先后3次征求了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保监会、中国残联等20个相关部门意见。《意见》汇集了各方的建议和共识,是政府部门密切协同,并与社会良性互动、合力推动的成果。[10:11]

[刘钊]:《意见》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围绕坚持“安全第一、便民利民、开放竞争、公正廉洁”的原则,明确了6个方面、27项主要任务,着力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培训市场体系,着力建立公开透明、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公正廉洁的驾驶考试管理体制。[10:11]

[刘钊]:这项改革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部门、行业、人员多,调整利益深刻,影响面广,必须要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按照《意见》要求,2016年上半年,部署实施,启动重大事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2018年,完成改革任务。[10:11]

[刘钊]: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改革措施落地。感谢各位对驾考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10:12]

[刘钊]:我就介绍这些,谢谢![10:12]

[郭林]:谢谢刘钊局长,现在请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巡视员徐亚华做介绍。[10:17]

[徐亚华]:新闻媒体朋友们,上午好![10:18]

[徐亚华]:非常感谢各位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刚才刘钊局长介绍了国办转发文件的整体情况,以及机动车驾驶考试改革的相关情况。下面我简单介绍有关培训改革方面的情况,然后和刘钊局长一起共同回答大家对这次改革关心的问题。[10:18]

[徐亚华]:我先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10:18]

[徐亚华]:第一,我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驾驶培训市场。[10:18]

[徐亚华]:截止去年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1.3万多所,教练员75万人,教练车62万辆,全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年培训量达到3000多万人次。我国驾驶培训行业法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培训服务质量稳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学驾需求。[10:19]

[徐亚华]:第二,高度重视驾培行业存在的问题。[10:19]

[徐亚华]:这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近十年学驾需求非常旺盛,每年增长15%以上,驾驶培训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驾培机构应试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一些驾培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三是有些驾培机构低价招揽生源,培训过程中又巧立名目乱收费,学驾收费不透明。这些问题亟需通过改革解决。[10:19]

[徐亚华]:第三,协同推进驾驶考试与培训两项改革。[10:19]

[徐亚华]:这次驾驶培训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民生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按照“简政放权、市场驱动,严格培训、提高质量,创新服务、方便学员,强化监管、优胜劣汰”的原则,强化驾培机构的主体作用,推动驾培行业转型升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规范、经济的驾驶员培训服务。[10:20]

[徐亚华]: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2018年,以培养安全文明驾驶员为根本目标,基本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驾驶员培训市场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学驾需求,更好地适应汽车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0:20]

[徐亚华]:这次驾驶培训考试制度改革,事关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我部将加强与公安部的沟通协调,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使驾驶培训行业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10:20]

[徐亚华]:我的介绍完了。[10:21]

[郭林]:谢谢徐亚华巡视员,下面我们就开始提问。请各位记者围绕此次驾考改革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先通报一下自己来自于哪家的媒体。[10:21]

[新华社记者]: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这次驾考改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10:37]

[郭林]:请刘钊局长回答。[10:38]

[刘钊]:感谢新华社的记者。这次驾考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回应迅速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主要有三方面考虑:第一,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国驾驶人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截止到今年11月底,驾驶人达到3.2亿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每年考领驾驶证三千多万人,预计未来五年还将新增1.5亿驾驶人,到2020年全国驾驶人将达到4.7亿。群众迅速增长的驾驶培训考试需求,给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汽车文明亟待加强,迫切需要改革驾驶培训考试工作,提升服务、强化管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0:38]

[刘钊]:第二,积极顺应群众的呼声。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驾驶技能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在向社会征求驾考改革意见的过程中,群众多抱怨学车难、约考难,希望学车更加经济自主、考试更加规范公正,有的还希望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还有的呼吁大力提升我国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文明意识。改革必须与群众的这些呼声和要求精准对接,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10:39]

[刘钊]:第三,着重加强规范管理。目前,驾驶培训考试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不廉洁的问题,一些地方培训质量不高,考试把关不严,个别地方驾校与车管所存在利益链,发生违法腐败问题,改革必须围绕培训考试的各个环节健全机制、堵塞漏洞、切断“利益链”、打破“潜规则”,实现驾培驾考阳光、公正、廉洁。[10:39]

[刘钊]:谢谢。[10:39]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问一下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及有什么样的主要措施?[10:40]

[郭林]: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部门,我们先请公安部的刘钊局长回答。[10:40]

[刘钊]:驾考改革涉及亿万群众切身利益,这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围绕促进驾培市场开放竞争、驾驶考试公平公正、服务管理便捷高效,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督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全面提升培训考试工作服务管理水平。具体来说:[10:40]

[刘钊]: 第一,深化简政放权。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首先从自身改起,向自己开刀,能“减”的尽减,该“放”的坚决放开,该“脱”的彻底脱钩。进一步开放驾培市场,促进有序良性竞争。实行群众自主约考,废除考试名额分配制,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坚决与驾校脱钩,还利于社会,还利于民。[10:41]

[刘钊]: 第二,突出优化服务。改革从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入手,创新服务管理,努力让群众学驾领证更便捷、更高效。尊重群众意愿,优化程序、简化手续,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试点自学直考,全面放开异地考证、换证、补证、审证,能一次办完的,不让群众跑两趟,能网上办理的,不让群众多跑腿。[10:41]

[刘钊]: 第三,坚守安全底线。培育和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文明素养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驾驶者本人的安全,也关系到他人和社会的安全。改革将提升驾驶人安全文明素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核心目标,严格培训质量,严把考试关口,严守考试标准,坚决将“马路杀手”挡在准驾大门之外,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人民平安出行的根本利益。[10:41]

[刘钊]: 《意见》提出了一揽子的培训考试改革措施。具体到公安机关来讲: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学车需求方面,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积极探索经验,稳妥推行;在提高考试供给能力方面,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使用社会考场,实行多渠道选用考试员机制,向县级下放、延伸考试业务等;在保障考试公开公正方面,实行自主报考约考、公平安排考试,推行计算机考试评判,考试全程公开等;在保证考试规范廉洁方面,推行考试全过程实时监管,严格执行与驾校脱钩规定,严格违规考试责任追究,严肃倒查死亡事故考试发证责任等;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允许异地申领、补换领、审验驾驶证,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推进与其他国家驾驶证互认换领等。这些措施,基本涵盖了培训、考试、发证、管理等各个环节,既有体制机制上的完善,也有方法手段上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10:42]

[刘钊]: 谢谢大家![10:42]

[郭林]: 徐巡视员有什么补充的。[10:42]

[徐亚华]: 此次改革,在机动车驾驶培训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0:43]

[徐亚华]: 一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遵循简政放权的原则,通过规范行政许可,进一步开放驾培市场,进一步增强驾培机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激发驾培市场活力;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驾培机构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实现优质优价。[10:43]

[徐亚华]: 二是严格培训,提升质量。优化调整教学大纲和相关标准,合理确定规定的学时,加强实际道路训练;实行分类培训,推行大型客货车驾驶员培训职业化教育;督促驾培机构严格选聘教练员,全面提升教练员素质,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10:43]

[徐亚华]: 三是创新服务,方便学员。全面推行学员自主选择驾培机构、自主选择教练员、自主预约培训时间、自主选择缴费方式。试点跨驾培机构培训,将学驾的自主权交给学员;推广理论课程网络远程教学,节省学员交通时间成本;规范培训合同标准文本,约束驾驶培训机构经营行为,明确学驾双方的权利义务;改变驾培机构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单一模式,推行“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等收费方式,保护学员合法权益。[10:43]

[徐亚华]: 四是加强监管,优胜劣汰。全面推广应用计时培训系统,加强对培训过程的动态监管;建立行业诚信考核体系,强化驾培机构与教练员惩戒和退出机制;引入学员监督和评价机制,完善投诉举报处理与管理执法的联动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良好的驾培市场秩序。[10:43]

[中国交通报记者]: 刚才说这次改革创新了培训模式,我想问的是方便群众学生上有哪些具体措施?[10:44]

[徐亚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这次改革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严格规范驾培机构经营行为,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学员学驾的自主选择权、监督权。概括起来就是“四自主一监督”:[10:44]

[徐亚华]: 一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驾培机构。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将向社会公布驾培机构培训和服务质量信息,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意愿选择质量高、服务好的驾培机构进行学习。同时,这次改革将试点开展分科目、跨驾培机构的培训模式,让学员可以更便利、灵活学车。[10:45]

[徐亚华]: 二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培训时间、自主选择教练员。驾培机构要为学员提供电话、网络、手机APP等多种预约培训的方式自主预约培训时段,培训机构要公开教练员培训质量、诚信考核、学员评价、不同时段培训价格等信息,便于学员选择信誉度高的教练员。[10:45]

[徐亚华]: 三是学员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方式。驾培机构要改变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的单一模式,实行按学时收费、先学车后付费的收费模式,同时为学员提供现金、银行卡和网上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方便学员选择学车付费方式及途径,让学员明白消费。[10:45]

[徐亚华]: 四是畅通学员监督和评价渠道。进一步完善驾驶培训投诉处理制度,畅通电话、网络等投诉渠道,建立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让学员真正参与到驾驶培训监督管理过程中来。[10:45]

[徐亚华]: 谢谢大家。[10:45]

[法制日报记者]: 您好,法制日报记者提问,目前有些地方驾照考试需要等候很长时间,我想问这次改革之后在提升考试能力缓解考试积压方面有哪些措施?谢谢。[10:46]

[刘钊]: 刚才咱们法制日报记者提到考试积压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特别是大中城市比较突出,随着城市考试需求持续增加,积压多排队长的时间日趋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是警力不足,场地少,考试资源缺口大。[10:46]

[刘钊]: 为了有效应对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考驾需求,这次改革围绕提高考试供给能力,提出了“三个增加”的解决办法:一是增加考试场地。有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考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按照公平竞争、公开择优的原则,公开招标,依法选定,补足考场缺口。二是增加考试人员。拓宽选用渠道,从公安机关中选拔专兼职考试员,从社会上聘用考试辅助评判和监督人员,提高考试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三是增加考试网点。推行省内异地考试,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方便群众就近考试。

[10:46] [刘钊]: 谢谢。[10:46]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