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十三五生产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户籍改革排名靠前

2015-11-25 07:53:50 方烨 孙韶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催生环保、养老、医疗等新业态

“十三五”生产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户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排名靠前

□记者 方烨 孙韶华 北京报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了解获悉,为培育发展经济增长新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有望全面提速,进而通过打造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促进新技术诞生,推动环保、养老、医疗、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转换 形成人力资本优势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当前这一增长动力转换阶段,这就需要重点培育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于培育发展新动力,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稿)中,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多年来,我国土地、资金、人工、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再加上税收、行政等成本,已经使企业不堪重负。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解除要素供给抑制、降低要素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涉及一系列改革,但是在当前老龄化大背景下,有利于增加劳动供给的改革可能更为迫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平表示,当人口红利耗尽及物质资本再生产速度放缓时,支持经济新常态的要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此时,物质资本再生产应该让位于人力资本再生产。

加快形成人力资本新优势,需要推进教育、科研等一系列改革,但是见效更快的可能还是户籍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家电等消费。据“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测算,在未来城镇化减速的背景下,充分成功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望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1到2个百分点。

此次常务会议同时确定,“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该转企的尽快转企”。随后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其他要素改革同样将快速推进。10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另据了解,《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大概率在今年出台。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建议稿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未来可能会更多侧重于一些基础性的体制机制改革,比如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金融和财税制度改革等。

升级 推动新产业新业态

生产要素改革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基础,然而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一个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个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可以说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就是我们在致力推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在2015夏季达沃斯会见参会企业家代表并回答企业家提问时说。总理日前为《经济学人》年刊《世界2016》撰文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既拉动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通过“双引擎”,中国政府试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政府要从以往的“重扶持”转向“重环境”。在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政府尽可能不要去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因为行业变化很快,未来很难预测,最重要的还是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从目前来看,新产业、新业态很可能会从大环保概念中孕育出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认为,8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兴支柱型产业。这其中一半和环保相关,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

建议稿亦明确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至于说到新材料,石墨烯也许不得不提。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表示,现在中国制造需要升级,如果石墨烯产品能够形成产业化,就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服务业则是另一个“富矿”。这方面一个新的变化是,除了此前一贯强调的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外,政府现在也更加重视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指导意见》共提及居民和家庭服务等10个方面。从增量角度观察,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似乎更受重视。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