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农产品“断头案”频发 农民喊冤消费者纠结
2015-11-20 07:00: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赵舒文 |
分享到:
|
北京一家连锁水果店的柜台上,一盒盒新鲜上市的冬草莓鲜艳欲滴,香气扑鼻,但少人问津。“不是说好多草莓都有致癌农药残留吗?也不知到底真的假的,反正我是不敢买了。”一位女顾客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走访北京、安徽、海南等地了解到,从“致癌草莓”到“问题西瓜”,再到“催熟香蕉”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农产品事件不少至今仍无定论,成为“断头案”,不仅消费者“谈之色变”,产地农民遭受损失,给整个产业带来负面影响,也使监管部门公信力大打折扣。 农民遭受“不白之冤” 受草莓“致癌农残”风波影响,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户田多军遭受较大损失。采访中,田多军铲掉了自家大棚里的草莓秧,很多秧苗上还有未采摘的草莓,他说:“卖不动,摘下来也倒掉了,还费人工,不如直接铲掉。” 据田多军介绍,今年4月底以来,草莓收购价从原来的两三块钱跌到了5月初的6毛至1块钱,每亩地损失600至2000元不等。往年,长丰草莓能卖到5月中下旬,今年5月初就基本停止了销售。“草莓肯定还得种,但心里没底。” 像田多军一样遭受损失的农户还很多。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说,“致癌农残”风波发生后,他与山东、河北、辽宁等草莓主产区相关人员交流时了解到,当时全国草莓都严重滞销,“北方草莓上市比长丰晚,他们受到的冲击更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保守估计,风波给长丰莓农造成的损失超过1.5亿元。 “致癌农残”风波起源于媒体报道。4月下旬,有媒体报道称送检北京地区8份草莓样本均发现致癌农残乙草胺,引发消费者恐慌。4月底,北京市食安委、农业局等部门发布抽检结果,175份抽检样本中均未检测出乙草胺。 虽然“草莓乙草胺残留超标”后被权威检测结果和业内专家否定,但由于之前“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致癌”的报道流传甚广,此次风波还是造成恐慌,全国草莓产业受到影响,草莓主产区北京昌平草莓的销量遭遇了“滑铁卢”。 风波后连续几天,北京传统的大市场、大超市纷纷停止购买草莓,导致昌平区草莓滞销,价格大幅下降,种植户和经营户损失严重。多家草莓种植大户反映,往年“五一”期间,前来采摘的市民天天“爆棚”,今年却只有寥寥数人。事件发生一周内,昌平区6000栋草莓日光温室遭受损失2600余万元。 北京略高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友清认为,在有关食品问题的传播过程中,个例往往不会“成为个例”,而会演变成“普遍受害”,人们对此关注度非常高,会成为一个放大镜,即使是瑕疵,传播过程中也会不断被放大。 无独有偶。今年3月底,山东即墨、胶州等地17人因食用西瓜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经查,患者购买的西瓜为农药“涕灭威”含量超标,相关西瓜来源于海南省万宁市。随后万宁市通过地毯式排查未检出“问题西瓜”,而万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西瓜”报道对万宁市西瓜销售影响较大。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问题农产品伤农事件,除了上述事件外,“蛆虫橘子”、“催熟香蕉”、“毒韭菜”等事件也引发强烈反响。 |
相关阅读:
- [ 11-12]前10个月厦门东渡口岸台湾农产品进口量暴增
- [ 11-11]建宁:双“十一”为特色农产品代言
- [ 11-11]闽企斥资200多亿搭建国内外农产品食品流通大平台
- [ 11-11]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圆满闭幕
- [ 11-10]检验检疫部门出台措施扶持民族地区农产品出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