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卫计委释疑诸多“两孩话题”:将完善产假和陪产假

2015-11-11 07:51:44 张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张尼)10日,国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答记者问,社会关于“两孩新政”的诸多疑问在这场发布会上得到答案。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来,针对这一政策的落地时间、保障措施、计划生育奖励是否延续等舆论热点,官方也通过多种渠道,密集作出回应。

疑问1:计划生育政策“松动”?

回答:计划生育仍是需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1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他介绍说,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赋予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新的内涵。

“当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王培安表示,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是现阶段的任务。

疑问2:人口会否激增?

回答:出生人口总量会有增长 符合预期

早前,王培安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2000万人,不过这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应。

1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政策落地以后,预测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是14.3亿,而《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这一目标已经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预留了空间。同时,据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50年可增加3000多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结构有所改善。

疑问3:何时生二孩不算超生?

回答:人大修法通过之日 政策生效之时

“全面两孩,是今年作出的决策,明年才能普遍实施。”在11月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培安对于政策落实的时间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同时重申,全国人大修法通过之日,就是政策生效之时,然后各地依法组织实施。

此前,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负责人也发声称,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

疑问4:二孩政策配套咋跟进?

回答:完善生育产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在1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培安提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或将导致女性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性别歧视可能会加重。为此,他强调称,需积极推动调整完善生育产假和配偶陪产假制度,同时要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同时他强调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强化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切实解决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和服务能力短缺问题,确保母婴安全。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人口需求。

疑问5: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还有吗?

回答: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

王培安强调,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

按照这一原则,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

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疑问6:港澳奶粉尿片会更紧俏?

回答:加大妇幼产品生产投入 利用国际市场资源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10日表示,两孩政策落地并不会对香港的市场或者对香港老百姓在奶粉、尿片方面的供给构成威胁。

他表示,一方面,按照国家“十三五”工作总的安排,会加大对妇幼产品生产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也会根据社会潜在的需求加大投入,国际市场也会有很多资源,根据中国新生人群的需要,提供一些母婴产品进入市场。

杨文庄还强调,全面两孩的政策落地以后,生育率还要不断地释放出来,不会一天就爆发式增长,相信国际国内都会看到这个市场的潜力,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会很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