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党报三问价格改革:硬骨头难啃在哪 政府能大撒把吗

2015-11-09 06:59:03 朱剑红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价改“硬骨头”究竟难啃在哪里?

涉及诸多深层次矛盾,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还要确保价格不发生异动影响群众基本生活

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价格改革也有这样的现象: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价格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几块难啃的“骨头”?

许昆林认为,难点主要集中在一些领域,如电力、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医疗服务等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正处在攻坚期,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领域价格改革还需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价格政策还不够完善。其次是一些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如居民阶梯价格等还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地方价格改革推进缓慢,存在观望情绪,推进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待加强。

“这些价格改革的‘硬骨头’之所以难啃,一方面是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调整,涉及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协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价格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如何管好保留的极少数价格,如何确保放开的价格不发生异常波动、不影响群众基本生活,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新的价格调控监管的办法、规则。”许昆林说。

就拿电力价格改革来说,28号文提出电力要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包括上网电价和除居民、农业外的工商业销售电价。据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介绍,其实,早在2002年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就已经制定了这个目标,但一直实现不了。当时在东北进行过改革试点,也没有成功。原因之一是电力交易市场如何组建一直没有形成共识。“连市场都没有,销售更无从谈起。而要组建电力交易市场就会涉及许多矛盾,比如以什么形式组建,是国家电网自己建立市场、别人来交易吗?但电力上下游企业对国家电网有许多意见,不愿意接受。一起搞市场,也同样离不开电网。与其他商品不一样,电是个复杂的产品,是不可储存的,必须实时完成。交易市场离不开电网公司的调度和配合,那么市场规则怎么设计,谁说了算?”

“国外的电力市场改革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美国加州曾因市场运作的失败而导致出现大面积停电。我们国家不能允许出现这样的问题,必须稳定推进。”这位人士表示,对如何设计电力市场等问题,甚至在方案设计制定部门之间也长久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今年3月份出台的新电改方案对此虽然给出了答案,但实际落实方案进展缓慢。电改方案出台后,只是在几个省进行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并取得了成效,而其他方面,诸如是否放开售电侧等问题,仍然争论不休。达不成共识就无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电价放开就很难操办。

医疗服务价格也存在类似问题。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不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就很难单兵推进,这也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电改、医改本身是两个很复杂的改革领域,其矛盾又集中反映在价格上,所以也成为价格改革的难点。

但是,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打破这“最后一公里”的坚冰,着手解决影响价格改革的体制机制问题。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专项计划,细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价格改革提速,政府能“大撒把”吗?

政府要加强对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做好风险评估;政府定价要加强成本的调查和审核

经济学家华生曾经回忆过这样的细节:改革开放初期,一盒火柴价格是两分钱,为了这两分钱能不能提价,都要上政治局会议研究。这个细节既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机制的僵化,也说明了价格改革事关全体人民的生活,需要稳妥谨慎地操作。

经济学家张卓元在解读价格改革任务时总结了两个特点:“一是都是硬骨头,属深层次改革。比如能源价格市场化,过去搞了很长时间,一直难见实质性进展。二是与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如公用事业水、电、天然气等收费,就牵涉到老百姓切身利益。”

把价格交给市场决定,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担心是涨价,是市场价格行为失控。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价格调整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准备不充分、时机把握不好,会引发市场异常波动、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特别是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可能影响,做好风险评估,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维护群众合法价格权益。”

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是价格改革的核心任务,而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政府监管价格体系,也是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比如,依然留在政府手里的定价权应该怎么用好、管好?“我们定价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不把这个水平定死,也尽可能制定一些定价原则、定价的规则,在市场的范围内有适当灵活性。”许昆林还透露,政府定价要加强成本的调查和审核,国家发改委将成立成本调查中心,专门负责成本调查监审。此外还要坚持公众参与听证、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约束定价机关的行为,使整个定价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本报记者朱剑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