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银十"收官百城房价延续双涨 去库存仍是主基调

2015-11-02 07:29: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房地产市场“银十”行情收官。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10月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显示,百城住宅均价连续第三个月出现环比、同比双涨局面。与此同时,今年“银十”各地楼市成交冷热不均。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前10月,陆续推出的楼市利好政策显著拉动了改善型需求,促进全国楼市整体成交量上涨。在持续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购房需求将继续稳步释放。当前市场整体库存居于高位,去库存仍是市场主基调。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将以既有政策的细化和深化为主。

现状 百城住宅均价持续双涨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10月全国楼市平稳回升,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84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0%,涨幅较上月扩大0.02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07%,涨幅继续扩大。这也是百城住宅均价连续第3个月出现双涨。

从涨跌城市个数看,48个城市环比上涨,52个城市环比下跌。与上月相比,本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减少11个;本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11个。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2.07%,涨幅较上月扩大0.71个百分点。

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2019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5%,涨幅较上月扩大0.1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6.65%,涨幅较上月扩大1.01个百分点。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2907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11%,同比上涨10.94%。

中指院方面还分析指出,10月份百城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基于多种原因。首先,政策方面,央行宣布自10月24日起,降息0.25个百分点,降准0.5个百分点,持续降低购房成本,同时进一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其次,供应方面,10月为“银十”楼市传统旺季,房企推盘再度发力,重点城市推盘量大幅上升;再次,成交方面,在政策刺激和房企积极销售策略推动下,成交量保持平稳。

分化 楼市成交量冷热不均

9月、10月往往是房地产市场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金九银十”期间,各地成交情况冷热不均,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成交量并没有出现往年的火爆场面,杭州、武汉、青岛等二线城市楼市成交则相对火爆。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北京纯新建商品住房合计签约3467套,二手房住宅签约14382套,整体来看数据均呈现了环比下调的现象。该机构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数据下调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庆长假影响北京市场签约量。

与新房相比,北京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的下滑幅度更大。来自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14382套,环比大幅下滑16.7%;成交均价为39927元/平方米,环比小幅上涨0.9%。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认为,10月恰逢“十一小长假”,交易量的下滑在意料之中。“三季度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对楼市的刺激效应逐步减弱,北京楼市已经出现降温势头。”胡景晖说,虽然近期有降息和公积金进一步调低首付比例等利好政策,但对于购买标的物更偏中高端和中高价位的改善型购房家庭来说,作用微乎其微。

不仅是北京市场,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银十”楼市相比9月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迹象。网易的调查数据显示,10月上海市场涨价的楼盘仅为34个,而降价的楼盘数量则上升到了37个。

今年上半年,深圳房价上涨幅度一度领涨全国。深圳楼市10月累计推出多个新盘。不过,相对开发商的推盘热情,置业者入市意愿并不强,成交量反而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10月杭州、武汉、青岛等二线城市楼市成交则相对火爆。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近期陆续出现的“首付比例降低、降准、降息”等多重利好叠加,给“银十”楼市再添一把火;其次,不少置业者在观望了大半年以后,纷纷选择在“银十”期间出手,因此促成了10月成交量的走高局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