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全球聚焦中国“十三五”之二:高屋建瓴 解疑释惑

2015-10-31 12:31:37 吴丛司、李铭、应强、李颖、刘劼、祁星、徐海静、王宗凯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刘宝琴  
分享到:

疑虑三:市场开放趋保守

未来五年,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将不断壮大,对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将有更多需求。但外界时有抱怨,中国市场对外资有准入限制,使它们难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80%以上是制造业,属于高度市场化部门;而服务业50%以上仍属于垄断行业,服务业市场开放不足越来越难以适应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

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罗震认为,开放国内市场是改革的有利工具,中国还有一些领域受到保护,这将是今后五年改革的重点,降低私人企业准入门槛将是十三五的主要关注点。

诚然,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市场整体开放程度还比较低,部分领域还没有开放,因此全会提出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告诉新华社记者,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对在服务业享有优势的发达经济体来说更是如此。

以往30多年的改革开放,由于抓住了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主动推进工业领域市场开放,从而成就了中国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中国走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业大国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有了“十三五”规划的保驾护航,展望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成为重要的世界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参与记者:吴丛司、李铭、应强、李颖、刘劼、祁星、徐海静、王宗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