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六个核桃”涉嫌虚假广告 经常喝真能补脑吗

2015-10-24 17:48:28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海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那些年,总有一些广告词就像洗脑神曲,常驻脑海挥之不去。比如“羊羊羊”、比如“脑白金”……

这个家族的一员,也少不了“六个核桃”。对它的熟悉也是因为一句广告词:“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但最近,将“六个核桃”推上风口浪尖引来信任危机的,也是因为这句广告词。

一纸诉状——刘殿林在今年8月28日将六个核桃厂商、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北京市顺义区法院。

一份材料——职业打假人王海近日向工商总局邮寄了材料,让六个核桃“涉嫌虚假广告”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钱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杭州多家超市,尽管杭州市场的销售没有太大波动,但多家知名超市负责人称,他们也在关注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一旦确定有问题,他们可能将该产品集体下架。

而对于全国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和法律界人士来说,这次处理结果,很可能成为一次对未来类似事件的标杆式判罚。

对“补脑”的质疑

行内人一直犯嘀咕

对于“六个核桃”最早的公开质疑,来自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他在今年8月28日将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个核桃”)告上了法庭。他认为六个核桃的电视广告有误导消费者之嫌: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这样的语言可能存在逻辑倒推误导,即“只要多喝六个,就能健脑”。

最近,曾在杭州职业打假圈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职业打假人王海也向国家工商总局邮寄材料,对六个核桃的广告宣传提出质疑。他认为,核桃是否真的补脑没有临床证据,而六个核桃用广告词达成了一种“该种饮料就是补脑的”消费联想——这种巧妙的误导,会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实际上,相关质疑,在圈内一直都有。

“去年年底我们就和市场监管方面有过沟通,但最后没能得到受理。”杭州一位专职打假人对钱报记者说,不少行内人都对那句广告词进行过质疑。“职能部门认为找不到处罚的依据,也无法找到‘六个核桃’的具体违法结点,所以最后只能认为是打擦边球。”

不过这种“擦边球”可能会在今年9月1日后改变——史上最严苛的新广告法实施。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属于虚假广告。

“我们的确接到过类似的反映和投诉,但此前依据相关法条,六个核桃的做法很难被界定为‘虚假宣传’。”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出现宣传内容与商品或服务的客观情况不符情况,比较容易取证、查证,但六个核桃产品本身应当说没问题,很难去界定,更不用说处罚。

这是此前工商部门对于如何处理“六个核桃”相关质疑的纠结所在。

钱报记者昨天也试图多方联系六个核桃的生产商未果,即使是全国售后服务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此前该公司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的表态成为唯一回应——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股份公司刘亚鹏说,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或者实验结果能证明核桃有健脑功效,公司也从来没有说过六个核桃有健脑的功效。

杭州多家超市表态:

若确认有问题,将集体下架

消费者的看法呢?钱报记者昨日走访了杭州的多家超市,并随机采访了50位买家。

杭州庆春路世纪联华超市里,各式各样的饮料占据了近十个货架,“六个核桃”放置在正中,上下五排都摆满了各款同系产品。

“如果不补脑,为什么让经常用脑的人喝?”30多岁的施女士说,她每天都给上中学的儿子喝一罐,“读书最费神,喝了这个应该有好处。”

20分钟内,有9人先后购买了“六个核桃”,生意看着很不错。

“六个核桃啊,一直以来都卖得不错。”杭州物美超市一名饮料区的工作人员对于传闻很不解,“没有补脑功效?广告宣传难道是假的?”

受访的50位消费者中有46人都觉得,“六个核桃”应该对益智、补脑有好处,只有4人看到了最近的相关新闻,才觉得有些吃不准。

但突然而至的质疑已让超市方面开始担心——采访中,多个知名超市品管部、质管部的负责人称,一旦确定“六个核桃”有问题,他们可能会在第一时间将该类产品集体下架。

若判定“虚假广告”

将给各地执法提供法律支撑

“这(打官司)应当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梅宁律师认为,这或许会对新广告法中“引人误解”标准进行界定,而这种界定会给各地的行政执法提供支撑。

梅宁说,201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广告法是自1994年通过广告法至今的第一次修订。除原文保留8条外,其他均有所改动和补充,其规定之严格,被称为“史上最严广告法”。

而“虚假宣传”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中均有涉及,处罚部门不同、处罚标准各异。

“在何种情况下适用何法?‘引人误解’这一规定到底该怎么解读?这些问题的意义,往往大于事件本身。”梅宁说,如果法院真的认定“六个核桃”的宣传是一个虚假广告,那很多打擦边球的广告就被纳入到虚假广告的范围,这将有力遏制虚假广告滥发行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