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0月23日消息(记者 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天,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伪造在线监测数据,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一事引发关注。 上个月11日,兰州市环境监察局会同兰州市公安局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对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通过改变污水在线监测设备采样方式,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环保监管。该公司主管人员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对于伪造在线监测数据一事,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向中国之声表示,经过该公司内部自查,监测数据失实,是当班员工未按流程操作造成的。 工商信息显示,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等。中粮集团网站信息显示,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可口可乐在我国西部建设的第一家装瓶厂。 伪造在线监测数据一事被披露后,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也遭到质疑:伪造在线监测数据是否因为污水排放不合标准呢? 不过,目前,当地环保部门并没有该公司超标排放或造成水污染等违规违法行为的相关通报。 对于伪造在线数据一事,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回复媒体称,经过公司内部自查,“事发当日当班员工发现污水监测设备测量值不稳定存在异常情况,未按照流程操作造成在线污水监测设备未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监测数据失实”。 不管什么原因,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行为都违反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兰州市环境监察局对其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除此之外,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兰州市公安局对该公司主管人员处以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表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其日常运营的重中之重。在可口可乐的网站上刊登着可口可乐郑州厂废水循环再利用的小故事。《可口可乐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12-2013》中,该公司提到,2013年他们生产每升饮料的用水量比上年降低1.5%。 然而,此次恰恰是在污水排放监测上出现了问题。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表示,对于管理上的疏忽,将加强内部管理。目前,相关监测设备已恢复正常运行。 此外,我们发现,在环境违法行为中,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日前,环保部通报了21件2015年上半年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其中有3件涉及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一些企业中存在怎样的伪造监测数据的乱象? 从行业角度来讲,长期从事环评及环保研究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向春介绍,饮料生产行业,传统上来讲,算得上是污水排放的“大户”。 他说,可能很多大众不知道,自来水厂其实也是污水排放的大户。因为在制水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富含污染物的水最终会排掉,最终采用的是清水。这个和饮料行业一样,制水要达到饮用水标准。把清水用去制饮料,过程中留下来部分含有污染物或营养物质的水最终会被排掉,或用于厂区其他非食品功能。 向春介绍,饮料生产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是富营养化物质。这种和化工等其他行业不一样。它用水量大,所以排量大。但是水里面没有特别多危害性特别强的物质。不像化工厂可能里面有很多化学品,不像冶炼厂有很多重金属。水的特点主要是一些富营养化的物质。但是,因为它的量大,对局部地区小环境的影响、排水以后对当地水的指标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但是,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向春表示,在线数据造假的情况并不鲜见,手段也五花八门。他说,这个(监测)设备一般是由第三方专门的运营单位来运营、管理的。但是这样的运营单位基本上是工厂自己雇的。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动手脚,改变指标的情况,就是所谓的在线监测造假的问题。 不管是环保部还是地方环保部门,通报的这样的事例不少。有的就是直接把在线监测的探头就放在矿泉水里。矿泉水水质很高,它永远不会超标。有的可能在探头上冲自来水,稀释本身排的水,让监测的指标能够合格。更便捷的就是在监测仪器的软件上,改变参数,最终出去的数据就是合格的。当然这只是几种方式而已。 按照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违反排放数据相关规定的企业,将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相关阅读:
- [ 10-22]可口可乐被曝在华伪造环保数据
- [ 08-20]可口可乐橙汁菌落总数超标遭退货
- [ 07-14]苏福茶业成可口可乐原料供应商
- [ 05-27]可口可乐分支经理涉嫌加入IS 劝说多名学生入伙
- [ 04-24]金罐加多宝走出去!与可口可乐的硬仗一触即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