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医生:在华做换头手术是“没有的事”

2015-10-12 07:05:25 严艺菲 邹渝 彭冰儿 来源: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媒体日前报道,一位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宣布,人类历史上首例“换头术”将于2017年在中国进行,一位中国医生将参与手术。不过,中国医生向媒体声称:目前关于换头手术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等事宜还没法确定,所谓2017年将在中国实施换头术“是没有的事情”。

“复活”、“永生”的相关技术及伦理道德话题,一直是人们的争论焦点。关于换头术,专家是怎么看的?

新闻 背景

据报道,30岁的俄罗斯计算机工程师斯皮里多诺夫将成为换头术的志愿者。他患有先天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手术需要大约36小时,费用750万英镑。手术开始时,斯皮里多诺夫的头部和捐赠者的身体将降温处理,进而放慢细胞死亡速度;然后,医生会解剖颈部周围组织,这个手术的最大难点在于脊髓连接,而整齐的切口是脊髓连接的关键;接着,斯皮里多诺夫的头颅会移植到捐赠者的身体上,医生将把两者的肌肉和血管连接起来。手术结束后,斯皮里多诺夫将被麻醉长达4周,让头部和身体完全长到一起。

专家说法

D=重庆市肿瘤医院脑神经外科主任戴勤弼

L=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仕勇

C=清华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国强

1、头颈断开后,真的还能重生?

D:头部移植的几大问题凭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无法解决。虽说头部与脊髓切断后并非完全无法重生,但难度很大。在融合好前,大脑中的电传导信号无法通过脊髓传达到全身,人体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全部受到严苛考验,随时可能失控。虽然手术设计者可以考虑在这段信号缺失期间以生命维持系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但也可能由于时间太长,给患者带来各种感染问题。

2、如何解决手术中供血问题?

D:常温下大脑耐受缺血的时限是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有可能会因缺氧缺血而坏死。虽然降低温度与体外供血能将时间延长一些,但脑细胞依然处在危险状态当中,人的记忆、思维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也同样处在危险状态当中。

对无头状态的身体,采取体外循环术也并不简单。由于大脑所需血量几乎占全身血量三分之一,因此控制全身血量与安全循环也是一个难题。也许今后科学能够发展到可以置换头部的地步,但在我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怎样将一根一根的神经连接起来?

L:其实,换头术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就是神经连接。理论上神经是可以连接的,但在现在技术条件下,非常困难,而且连起来不能保证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卡纳维罗表示只需要连接10%~20%的主要神经,其他神经则通过再生方式修复。但是神经再生需要时间,过程比较漫长,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达到。而且脊髓神经几乎无法连接恢复。就算只是把神经成功连接起来,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4、怎样建立头和身子的联系?

L:这就是问题所在——退一万步说,即使神经连接起来也不代表就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否恢复功能。神经不畅通,仍然无法工作。比如人的脊髓神经受损或断裂会导致瘫痪,无法支配身体,不仅是运动方面,心肺等器官都会无法工作,直接导致死亡。

5、术后还要麻醉4周,刚刚“大修”的神经禁得住考验?

L:病人麻醉4周,让头部与身体长在一起,在麻醉过程中有很大的风险,容易造成麻醉过量,神经仍旧无法连接,最终导致脑死亡。这也是非常容易造成失败的环节。

6、术后身体排斥怎么破?

L:虽然有药物可以暂时缓解排斥反应,但只能短期抑制。换头术涉及到很多器官,个人体质和药物品种都会影响抑制效果。理论上来说,短期抑制排斥反应是有可能实现的,哪怕是1小时甚至1分钟的存活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7、动物都换头成功了,人换头还会远吗?

C:根据现在的技术水平,在换头后并不能保证脊髓功能一定就能恢复,所换的脊髓合适不合适也是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在动物身上做了不少换头的实验,但在动物身上所做的实验并不一定到人身上就有用。

8、还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L:很多问题,比如代谢和内分泌等。科学是需要尝试的,在长久的未来可能会有希望实现这个技术,但在短期内基本不可能。

9、头颈连接后,你觉得声带用的是头的还是身子?发的声音是谁的?

D:声音是属于头部的。

10、大脑所需血量几乎占全身血量三分之一,那么“新人”生病后,应该输A或是B的血型?

D:新人和旧人,尽量选择相同血型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