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计报告
广州2014年度审计报告披露问题一箩筐
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昨日召开,新任市审计局局长冯慧光作2014年度审计报告。报告披露,1650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不足50%,其中22.75亿元的项目执行率为零。国企审计中发现了会计信息不真实等诸多问题,但报告却未像往年那样“点名”。报告新增对稳增长审计,结果发现16条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线索,已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移送。
1650个项目
预算执行率不足50%
预算执行率低是个老问题。报告披露,去年市本级预算单位共有19397个预算项目,但有1106个项目执行率低于50%(平均24.66%),占预算项目总数的5.7%,涉及金额40.47亿元。另外,有544个预算项目执行率为0,占预算项目总数的2.8%,涉及金额22.75亿元。
报告具体“点名”:预算执行率低于50%项目个数最多的为广州外国语学校和原市建委,分别有20个和19个。6个预算单位的未执行金额超亿元,最高的为原市国土房管局,达4.37亿元。在预算执行审计所抽查的9个部门中,有6个存在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的情况,如市文广新局3377.04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为11.13%,市残联20项金额合计2亿元的基建及维修项目预算执行率为26.52%。
在对白云、黄埔审计中发现,2013年白云区有1198个项目当年执行率低于50%,涉及金额25.91亿元,其中有785个项目当年支出率为0,涉及金额15.41亿元。
国企审计
对问题企业全篇未点名
备受关注的企业审计方面,报告披露了对原地铁总公司、广州轻工集团等7家企业的财务收支的审计情况,涉及资产总额3088亿元。结果发现问题不少,比如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且涉及金额动辄过亿元,不过报告对涉事企业大多以“某集团”、“个别企业”指代,并未像往年点出具体企业名称。
会前的媒体吹风会上,市审计局副局长严健蓓解释称,今年的审计报告在企业审计这块未点名,是参考了上级审计部门的做法。不过,新快报记者翻阅前两年审计报告发现,2012年度和2013年审计报告对国企审计都有“点名”,尤其是2012年对涉及问题的企业更是一个不落地“点名”。
“厚度上有进步,但在深度上有所退步。”有媒体人士如是评价今年的审计报告。市人大预算委副主任委员黄美银也表示,现在是审计查出问题,查出的问题今年整改了,但就是被查到的那个单位改了,但其他单位的警示作用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报告详解
部门审计
市残联外租物业超10年未收租
对市林业和园林局、文广新局、外办、统计局、妇联、残联、气象局、编办、团市委等9个部门开展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审计发现,有7个部门支出超预算或扩大支出范围,涉及金额671.06万元。如市外办有315.44万元项目资金未按预算批复用途使用;市文广新局及属下3个单位公务用车运行费超预算列支,涉及金额143.22万元。
有3个部门“收支两条线”执行不到位,涉及金额893.71万元。如市妇联属下的市儿童活动中心艺术幼儿园未上缴非税收入433.36万元,已坐支274.01万元用于人员工资社保、日常经费等方面。
报告披露,有5个部门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规定,涉及金额601.16万元。如市林业和园林局321.43万元建设管理服务项目未按规定招标;市妇联属下市儿童活动中心90.33万元小额工程和货物未按规定采购。
2003年至审计时,市残联将793平方米的物业提供给民营企业使用,未收取租金。市外办2001年终止建设的国际友谊村项目结余资金60万元,至审计时仍未上缴市财政。
市气象局一工程超过概算五成
7个被审计部门都存在未按规定管理国有资产问题。有2个部门上报清产核资数据不实,如市残联清产核资时少报土地和建筑物,涉及投资金额3.27亿元。3个部门未按规定处置或使用资产,如市统计局合作办学使用国有资产,未履行相关手续。
此外,有3个部门违反基建程序规定,如市气象局监测预警中心项目征地拆迁费用超概算2031.55万元(超52.70%),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有4个部门会计核算不规范,如市编办2009年至2011年没有登记会计账,补记账后部分科目与决算报表不符;市气象局未按规定结转项目资金1200万元。
对上述问题,部分预算单位已通过收回资金、调整会计账目等整改问题金额8.08亿元。
绩效审计
用误餐补贴招揽村民
致职业培训流于形式
报告还披露了对广州市职业培训补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情况,发现了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管不到位等三个方面问题。
审计发现,培训补贴制度不健全,部分资金使用脱离有效监管。包括:基本未量化培训补贴使用目标,仅有“培训人数”一项量化绩效目标;未按规定联合市教育部门开展定点培训机构认定,一直沿用2008年由市人社局单独认定的98家定点培训机构;个别培训与促进就业的目标不吻合,如2012年全市家政服务员持券学员人数为3.63万人,其中2.09万人为在职人员,占比为57.58%。
资金使用上,占培训补贴六成以上的培训班被转包和重新分配补贴资金,使这部分资金脱离有效监管,同时造成实际培训与定点培训机构脱节,难以保证培训质量。
报告还指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质量的监管不到位。6家定点培训机构为学员填报虚假文化程度,套取补贴资金60.88万元。部分培训班课时、课程设置、教师资格不符合规定。部分考试鉴定工作由无考评员资格证的人员完成。
更离谱的是,部分培训机构以误餐补贴等形式吸引基本无就业可能、无学习意愿的人员参加培训,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报告举例称,2013年增城培训中心与一学校合作培训的3个保安员班,其参训人员均是增城某村村民,实地访问的17人均表示参加该培训班是为领取组织者下发的现金补助,培训后无意从事保安工作。(新快报记者占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