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地方坏账银行欲引商业银行入股 不良处置力度加强

2015-09-18 07:35: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伴随着多地局部金融风险的上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队伍也在快速扩容。《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在已经拿到监管部门牌照的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之外,更多的省、甚至市层面的地方政府也酝酿由地方国资企业牵头,成立本地的坏账银行。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地方坏账银行引入地方民营企业入股不一样的是,已经有地方政府考虑引入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作为股东。

记者从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分行处获悉,最近已经有一些地方政府与大型国有银行当地分行进行接触,希望他们未来能入股当地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是否通过参股方式进行合作仍处于内部讨论阶段。

另据媒体报道,陕西省于今年6月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筹建小组,除政府及监管机构人员外,筹建组成员还包括长安银行、省农信联社、陕西金控等企业高管,这些企业也有可能参与陕西金融资管公司的出资与发起设立。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局部地区的金融风险急剧上升,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化解相关金融风险则成为地方政府探索成立地方“坏账银行”的主要动力。银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余额达10919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5%,连续14个季度呈上升趋势。仅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量就达到了2493亿元,逼近2014年全年不良贷款的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若分地区看,某些省份的资产质量恶化情况更为严重。《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截至今年6月末,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不良贷款率都超过了4%。“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风险实际上在民间借贷领域积聚,一旦更多的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金融风险将蔓延。”一位沿海地区商业银行人士表示。 从已经成立并取得监管部门牌照的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来看,其主要出资方均为地方财政、地方的大型国资企业,有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还引入了民营企业入股,也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引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入股。但是目前还未出现商业银行入股的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愿意引银行入资,一是从资金层面考虑,目前,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1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金门槛,引入银行资金可以弥补其自有资金有限的短板;二是在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方面,银行有更多专业的人才和技术,这是其相较于其他非金融机构出资方的优势。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表示,监管层鼓励地方试点资产管理公司,也鼓励民资入股,股权结构多元化,让管理结构得到优化,如果国有大型银行参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于银行而言应该是战略投资者的角色,现在一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已经不仅局限于处置不良贷款,包括与政府合作组建基金、参与地方企业重组、提供投资理财顾问等较为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那么,对于银行而言也有拓展业务的机会,不过,地域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各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效果也不一样,银行当然也会有自己的考量。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地方政府及地方财政合作是银行决定是否入股的考量因素之一。 不过,对于未来商业银行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前景,一些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若商业银行入股资产管理公司,在内部治理上可能会有问题。他表示,用银行自有的资金去买银行自己的不良资产,可能会沦为“账目游戏”,而没有起到不良资产化解的作用。“不良资产化解本身的意义在于将不良资产从由银行承担转化为由更多的投资者或整个金融体系来承担,将风险从整个银行体系转移出去,实现风险承担的多元化。但是让一家银行的资金去买另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其实风险并没有转移出银行体系,而只是在不同的银行之间进行转移。”曾刚说。 另外,目前商业银行直接投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仍面临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按照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受到严格的限制,原则上,银行不可以投资非金融机构,而投资金融机构也需要国务院的批准。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直接投资会受到限制,不过,也可以通过旗下子公司入股等方式曲线入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