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央关心、全国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纪实

2015-09-09 13:56:45 李成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海云 王海云  
分享到:

情系雪域 爱满高原 — 中央关心、全国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纪实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新时期的西藏工作。

会议全面总结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指明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实现西藏的全面小康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实现西藏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春风起神州,高原满目新。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50年来,历届中央领导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雪域高原进行了最广泛、最深刻、最生动、最伟大的实践,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人间奇迹,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创举。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历史和现实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才能解放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西藏各族人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开创了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促进了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

当历史车轮已经前进到20世纪50年代时,西藏仍然维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广大西藏劳苦大众遭受着历史上罕见的压迫和剥削。

为了尽早将西藏人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制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祖国大家庭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在这一协议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提出:“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头8年,西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执行协议、维护协议,指导方针是慎重稳进。”其成为当时西藏工作的总方针。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全面武装叛乱。这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这场叛乱,同时顺应西藏人民的意志,进行了民主改革,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当家做了主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历史不会忘记,23年前那感人的一幕: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深圳湾“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布达拉宫”前,驻足良久,感慨地对陪同人员说:“这辈子我是去不了西藏了,就在这座‘布达拉宫’前照张相,权作纪念吧。”西藏的发展始终牵动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

和平解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身处西藏工作最前沿。从进军西藏、筹备进藏的党的组织机构、制定和谈条件、实施昌都战役,到平息叛乱、民主改革,从大政方针的确定、舆论宣传分寸的把握,到迎来送往的具体细节,他都精心筹谋。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衡量西藏工作标准的著名论断:“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

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和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关怀下,中央在4年时间内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为西藏发展注入了活力。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将钢铁巨龙修到了拉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西藏各族人民,高度重视西藏工作。1989年10月,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西藏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990年,江泽民同志不顾高原缺氧,亲临西藏视察指导工作,他动情地表示:“我们这次进藏,一定要为西藏人民多办点实事,解决些问题。”1994年7月,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

2001年6月,在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新世纪西藏工作的主要任务: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藏社会局势基本稳定的良好机遇,着眼于西藏的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集中力量解决事关西藏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西藏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促进西藏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成功解决了西藏工作中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使西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光辉历程。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西藏发展和稳定提出新的指导意见。

2005年7月,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西藏工作,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005年8月,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之际,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新世纪新阶段西藏工作,强调要坚持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艰苦奋斗相结合,加快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2008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中央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认识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开创西藏工作新局面。”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规定对口支援省市年度援藏投资实物工作量,并将中央援藏政策延长至2020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审时度势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明确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开辟了我们党治藏方略的新纪元,开创了西藏工作新的里程碑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回忆起两次进藏的情形,让代表团的每一个人倍感温暖和亲切——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队进藏,赴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考察,并亲自安排部署福建对口援藏工作;

2011年7月17日13时许,一架飞机平稳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习近平同志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带来了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抓住历史机遇,用好全国支援,继续艰苦奋斗,围绕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个宏伟目标,加快经济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努力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创造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同月,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习近平同志对如何做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提出了“五个始终”的要求,即始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建立健全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国家支持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始终加强对口支援干部工作;始终注重总结对口支援工作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明确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道路。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西藏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科学把握和战略思考,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推进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爱。

今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要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为重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向全面小康,推进民生显著改善、走向人民生活富裕幸福,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走向生态全面改善。要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着力做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工作。要坚持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力度。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西藏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要任务。

今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十四世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实现了我们党治边稳藏理论的新飞跃,开辟了党的治藏方略的新纪元。

“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

“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

“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

“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西藏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指出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对西藏形势任务作出了新论断,开启了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作出了推进西藏长治久安的新部署,提出了夯实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新要求,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必将推动西藏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向着光明的前景阔步前进。

情系雪域,爱满高原。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英明的决策,深切的关怀,正激励着300万高原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从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前途光明,祖国为西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西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不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无不凝结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作为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西藏连着祖国四面八方,伟大的祖国给雪域高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50年来,在历届中央领导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西藏经济社会逐步走向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小康的历史巨变。

从慎重稳进到稳定发展,从休养生息到加快发展,再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再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适时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为西藏发展指引方向,引领“西藏号”巨轮破浪前行。

历史,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6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对口援藏”政策,明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明确提出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历史,不会忘记——43、62、117、188、226,一批又一批关乎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援建项目,一个又一个重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助力西藏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50年,中南海深情关怀的目光一如既往;50年,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步履铿锵有力。目前,全国共有17个省市、17家中央企业、70个中央国家部委,倾情对口支援西藏发展。

截至目前,各对口援藏省市、国家部委和企业先后选派7批次、6000多名优秀干部和人才进藏工作,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000多个。一批批援藏干部、一个个援藏项目、一笔笔援藏资金,犹如金秋硕果,挂满了雪域高原,加快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步伐,为西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对口援藏已成为国家投资的重要补充。中央援建项目主要投向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项目,对口援藏则主要面向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对口援藏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对口援藏扶持了一大批西藏龙头企业、支柱产业,正从单纯的项目建设、投钱“输血”向培植财源、增强“造血”转变,切实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对口援藏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各援建单位不遗余力,正是对口援藏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牧民安居乐业步伐,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使高原儿女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对口援藏已成为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青稞啤酒、5100冰川矿泉水成功打入内地和国际市场……

对口援藏正从无偿支援向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了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共赢的华丽转身。

从43、62、117到188、226,从6000多名援藏干部到260亿援藏资金、7000多个援藏项目,西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令世人瞩目。

伟大的成就源自伟大的创举,正是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英明决策,正是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倾力支持,才有了西藏发展的伟大跨越,才有了令世人赞叹的“西藏速度”。

——富裕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从没有一家现代工厂到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初级现代工业体系,从没有一条公路到建立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先天“输血型”经济建立起“造血型”市场经济雏形,一大批高原特色绿色产业在兴起。

数据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1965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有3.27亿元;2014年达到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8.5倍。

——和谐西藏:各族儿女共享发展成果。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布达拉宫金顶,古城拉萨正从甜睡中苏醒。结束了转经的老人们,结伴来到大昭寺附近的光明茶馆喝甜茶、吃藏面。不论是藏族还是汉族,大家都会围坐长桌,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这是西藏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一个生动场景。

——幸福西藏:“民生阳光”温暖雪域高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藏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50年来,西藏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实现历史性增长。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分别是1978年的39倍和42倍。

——法治西藏:全面推进依法治藏。历届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截至2015年7月,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有关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共302件。其中,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24件,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300余件国家法律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文明西藏: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布达拉宫到萨迦寺,从《格萨尔王传》抢救整理到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投入20亿元资金,对大昭寺、罗布林卡等一大批寺庙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

——美丽西藏:世界屋脊筑起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好“世界屋脊”这片碧水蓝天,西藏根据中央要求,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中的底线、生命线和高压线,严禁“三高项目”进入西藏,落实矿产资源开发“一支笔”审批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

截至目前,西藏已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47个,占总面积的34.5%。如今的西藏,山川秀美,河流清澈,植物繁茂,生物多样,依然是世界天然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展望未来,西藏各族人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努力,雪域高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