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50年后,西藏人民生活质量交上满意答卷

2015-09-08 22:12:47  来源:天上西藏  责任编辑:王海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地方财政收入比50年前增长7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78年翻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1978年翻42倍;青壮年文盲率从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5%下降到0.6%;人均寿命50年来从35.5岁提高到68.2岁。

谈及西藏近年来的变化,经济增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疑是首要关注点。据了解,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为920.83亿元,同比增长10.8%,比50年前增长281倍,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164.75亿元,同比增长49.2%,比50年前增长748倍;固定资产投资1119.73亿元,同比增长21.9%,是有历史记录的1978年的60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5亿元,同比增长13.1%,是1978年的149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6元,同比增长7.9%,是1978年的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同比增长12.3%,是1978年的42倍。

近年来,西藏坚持把本级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办好利民惠民、利寺惠僧“十件实事”,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保、医保、安居、增收等实际问题,努力做到“八个更加”。

1252550853097_1252550853097_r.jpg

西藏老人祥和的晚年

一是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

西藏全面落实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年生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000元,小学入学率达到99.64%,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3.37%,青壮年文盲率从自治区成立初期的95%下降到0.6%。

二是让各族群众拥有更稳定的工作。大多数西藏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4万人次。

三是让各族群众获得更满意的收入。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6元,是1978年的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是1978年的42倍。

四是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据介绍,目前我区各险种参保率达到95%以上,5900多名孤儿全部得到有效救助。

五是让各族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区农牧民,为所有城乡居民和在编僧尼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人均寿命50年来从35.5岁提高到68.2岁。

六是为各族群众创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目前,基本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46万户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拉萨市城市居民基本用上了暖气,结束了祖祖辈辈靠烧牛粪取暖的历史。

七是为各族群众营造更优美的环境。近年来,我区解决了7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通达率达99.14%,乡镇通光缆率达97.5%,行政村通邮率达91.6%,分别比2011年提高18.4、13.5、21.3个百分点。此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4.78%和95.91%,比2011年分别提高5.58和5.55个百分点。

八是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中国社科院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拉萨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前列。

F200803310856001333594152.jpg

五十度春秋,岁月峥嵘;五十载风雨,硕果累累。“钱袋子”鼓起来,“民生礼包”大起来,道路顺起来,环境美起来……这份截至2014年的“成绩单”,折射出数十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西藏各族人民必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