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京津冀农村土改试点启动 推动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

2015-08-28 07: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今年年初定下的33个县级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区域中,京津冀三地的改革工作已经启动,其中北京市大兴区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天津市蓟县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而河北省定州市则试点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推动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为了配合这些试点工作,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机构加强了合作力度,有专家还预测未来三地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农村产权大市场。

对于三地农村土地改革的进展,记者了解到,首批北京市大兴区所试点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于近期入市开拍;天津市蓟县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除了将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外,根据国务院最新印发的文件,金融机构将极有可能在当地试水宅基地使用权与住房所有权一并抵押贷款的新业务;而作为全国仅有的几个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业内人士预计河北省定州市的改革重点将放在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上。

有知情人士此前透露,实际上33个试点区县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等三项改革内容中只能选取一项来实践,此前有地区已多次上报区域内的框架方案,但是均因“过于激进”未被批复,最终获批的是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认为“相对温和”的版本。

试点过程中,将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改革总体设计,最终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项改革的实现具体路径已经初露端倪。

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例,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原则上选择国土资源部牵头确定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开展。这也就意味着,该项改革试点范围被限制在包括天津市蓟县在内的十五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意见》还称,农民住房财产权设立抵押的,需将宅基地使用权与住房所有权一并抵押。有专家分析称,这正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机制的一次重大探索。

在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大兴区、重庆市大足区等试点区域中的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将于近期入市开拍,届时市场所关注的拍卖后收益如何分配等问题将有明确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等三项改革都涉及一项基础工作,即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专家表示,成熟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是重要基础,只有通过专业平台针对流转、评估进行专业化服务,改革才有保障。而早在京津冀三地土改试点决定前,三地的产权交易平台就已启动了合作机制。

据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高级经理赵忠煦表示,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北京和天津两地启动较早,河北虽然没有省级交易平台,但目前工商注册在案的县级机构有21家。目前京津冀在农村土地市场上的合作包括了信息发布、项目共享、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过程中会有实际利益的交互,为未来三地一体化的发展打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三大重点改革中,第一项任务就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其中特别提出了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有专家告诉记者,在这个大前提下,不排除未来三地形成统一农村产权大市场的可能性。但该专家也指出,目前虽然三地已经打下了产权交易流通合作的基础,但统一大市场需要由相关方牵头来做,而这并不容易。“现在全国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多如牛毛,工作开展的形式以及组织架构各有不同,心思也不同,目前连行业协会都还没成立起来,更何况要统一形成一个片区的大市场,阻力只能更大。”

此外,对于此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成效,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仍需要观望。有评论人士称,尽管被允许入市了,但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资源却较为有限;国家虽要求“缩小征地范围”,但这却会动到地方政府的“蛋糕”,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不相符;而宅基地则关系到农民最基本的居住权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社会问题。因此,尽管各地试点都在进行有益尝试,但改革成果仍有待观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