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同质化】 优步的两个创始人是因为在巴黎参加展会时打不着车,才萌生了推出打车服务软件的想法,而Lyft的两位创始人则是从津巴布韦的穷人那里得到了灵感。 2005年,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的格林到津巴布韦旅行,发现当地的“出租车”与美国大不相同:一个朋友开着自己的小巴车,沿路搭载几个人,每个人到达目的地后,交给司机一点钱作为车费。用齐默的话说:“这是出于生活必需而诞生的资源共享模式。”此时,齐默也是一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美国的资源利用现状有自己的体悟:“一家酒店入住率如果低于六成,就算是失败了。可是街上多的是空驶率20%的汽车。”大多数美国人开车的时候,是一个人上路。 毕业后,齐默在纽约的雷曼兄弟集团工作,而格林在加州研究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2007年,格林在社交网络“脸书”上谈到共享美国私车空余资源的创业构想,被齐默看到。两人一拍即合,几周内就攒起一家拼车服务的小公司Zimride,主攻穿梭邻近城市之间的司机。他们拿到了脸书旗下风投基金的25万美元投资,脸书也成为公司绝佳的营销平台:大学生们会通过网络寻找拼车返校的同学。 优步2010年在旧金山起家,迅速达到上百万笔的交易量。相形之下,Zimride初期的交易量仅以千计。随着智能手机应用普及,也多少受到优步模式启发,齐默和格林推出了短途打车服务Zimride Instant,并在2012年以Lyft为名重装上阵,第二年则把最初的长途拼车服务卖给了一家租车公司。 发展初期,两者确有明显差别:只要成为Lyft司机,就要汽车上贴上粉红大“胡子”,车费可以“看着给”;优步是一水的黑色汽车,车费按路程计价。 但随着两家在旧金山开枝散叶,运营模式越来越趋同。优步推出了更便宜的“优步X”服务,不再局限车型。到2014年初,Lyft也放弃了原来的“自愿捐献”收费模式,和优步一样按程计价。两者都开始提供针对通勤者和往返机场的拼车服务。Lyft本来鼓励乘客与司机互动,单名乘客“默认”坐在副驾驶座,到了去年底,它开始宣传“想坐后座也可以”。 “Lyft发现优步的运作模式不错,”在博客分享当优步和Lyft司机经历的哈利·坎贝尔说,“很多人只想要一段安全、干净的车程。乘客们看中优步废话少、更具商务气质的服务,绝大多数人都更喜欢这种体验。” |
相关阅读:
- [ 02-25]规范打车软件市场应“宽严相济”
- [ 01-21]新一轮砸钱抢入口:阿里、腾讯火拼打车软件市场
- [ 08-13]滴滴等打车软件补贴周期或终结 雨天加价叫车
- [ 08-12]打车软件将动态调价 恶劣天气叫车或有“溢价”
- [ 07-15]打车软件“补贴”催生需求泡沫 企业经营风险需警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