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的民族观
www.fjsen.com 2015-08-24 15:39:25   来源:学习中国    我来说两句

图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

并参加联组讨论。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道路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国民族事业应该走什么道路,是否要照搬西方模式?这是一段时期以来困扰人们的最集中、最突出的思想困惑。对此,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摇摆不定、忽左忽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就是要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讲话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八个坚持”的精辟概括,涵盖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两个共同”主题、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依法治国等方面。

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大论断,集中回答了事关民族工作全局最核心、最根本的道路问题,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经验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走下去。

图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

并参加联组讨论。

6. 加快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仍然相对滞后。要增强民族团结,就要努力去除这一障碍。在2014年3月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习近平同志思考颇多,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一是民族地区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针对一些地方的民族工作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民族工作见物更要见人。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要促进各民族跨区域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内地人口向民族地区及不同民族之间大规模流动,这一新形势要求我们更新理念,积极促进。在2014年5月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少数民族同胞进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民族地区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也存在“三个不适应”:进城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某些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等都不能很好适应。他强调,要重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要持欢迎的心态。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