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2015年全国月饼消费预计上涨10% 产品回归传统与文化

2015-08-20 13:51:35 刘文婷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我来说两句

新华食品北京8月20日电(刘文婷) 持续两年低迷的月饼市场局面今年是否还会延续?

“今年月饼市场形势将明显好于去年。”在昨日举办的第21届中国月饼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焙糖协”)理事长朱念琳表示,近两年来,月饼市场回归传统食品和文化自然属性的格局已经形成,“天价”月饼基本消失,企业更注重月饼文化、健康和特色元素,并做到适度包装、合理定价、诚信营销,总体趋势明显看好。

此外,中焙糖协公布了《2015年全国月饼行业运行趋势分析报告》,并预估今年全国月饼消费市场会整体上涨10%左右,月饼产品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化”的特点,企业重视“健康、简约、时尚”发展趋势。其中传统月饼仍为主流,而地方特色及差异化将为市场利润新增长点。

地方特色月饼受捧 产品包装趋向简约时尚

今年中秋节9月27日适逢“金九银十”,正值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国庆黄金假期,因此,不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无不放眼展望这一巨大潜力市场,而市场早在8月初已吹响了竞争的号角。广式月饼、京式月饼、闽式月饼、苏式月饼、法式月饼……哪一款又将在2015年获得众捧呢?

据《2015年全国月饼行业运行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往年都戴着“主角光环”的广式月饼销量将会略有下降,而地方特色品种如京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等会持续上涨,以健康、时尚为特色的新式品种月饼销量比例也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各地老字号和知名品牌产品会更受青睐。

但传统口味依然是消费主流,如五仁、百果、豆沙、枣泥、莲蓉等口味占据主角地位,具有地方特色的各邦式月饼也会有较大发展。

《报告》指出,品牌消费理念将更加明显,品牌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关注目标将从以前的关注价格、促销转为关注品牌、健康。其中,企业组织消费者亲身体验现场制作月饼的营销形式也将成为新关注点。

产品包装方面,今年月饼包装设计风格将以简约环保、风格时尚、色调清新淡雅为主,款式会丰富多样,一盒多种口味,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由于消费理念日趋理性,预计盒装月饼仍是当下主流销售产品,简装(袋装、桶装)销量会略有上升,裸装月饼销售比例则会明显增加。

针对今年优秀月饼展的产品,朱念琳分析称,较之前两年产品,今年月饼产品更加反映企业逐渐注重新工艺、新技艺、新品种的研发,在月饼品种日益丰富的同时,过度包装也得到有效遏制,主流厂商包装简约适度,更注重低碳环保,包装设计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和节日气氛,企业更注重月饼的文化、健康和特色,做到适度包装、合理定价、诚信营销。

此外,《报告》分析称2015年月饼销售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网络销售模式前景看好。除传统的商超、专卖店销售渠道外,今年电子商务等方式如淘宝、天猫、1号店、京东商城等及各大团购网站将更加普遍。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行业互联网营销将会有一个质变,将逐渐占有月饼市场的一定份额。

月饼抽检合格率达97.1% 质量安全成消费首选因素

尽管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月饼行业因受“八项规定”影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下滑态势。但月饼行业骨干企业变压力为机遇,认清消费市场,找好产品定位,提升研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并确保市场充足供应,为消费者选购到质量安全、健康美味和优质品牌的月饼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焙糖协分析,质量安全又能保全健康美味的优质品牌才是消费者购买首选。朱念琳还强调,第21届月饼文化节的主题是“食品安全常抓不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据悉,中焙糖协已连续15年配合国家有关检测部门进行的月饼质量国家专项抽查或行业抽查,平均合格率都在95%以上。

在本届月饼文化节上,国家食品检验质量中心发布了2015月饼质量行业抽查检验结果,检验项目主要包括铅、过氧化值、菌落总数等主要指标。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尹建军宣布称:“本次共抽检104家企业生产的104种月饼产品,经检验,101种月饼合格,合格率达到97.1% 。”

随着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国家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相关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这也意味着行业企业将更加严格实施全过程控制,均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第一要务,以确保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今年,月饼产品不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包装质量等方面都会明显改善和提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