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社会交流 夯实中巴合作基础
2015-08-11 21:42:26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责任编辑:张海燕 李艳 |
分享到:
|
光明网新疆克拉玛依8月11日电(记者 沈阳 通讯员 源泉)8月11日下午,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人文社会”分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文化馆举行。来自中巴两国政府、企业、智库、社会组织、媒体机构等约60位参会代表就中巴两国人文与社会领域合作事务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人文社会”分论坛是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的关键。今年是中巴友好交流年,该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人文与社会发展交流,促进了双方在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中巴友好扎根人文、溶入社会,让两国人民的心灵更加贴近,深化了两国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合作和世代友好。 中巴经济走廊(新疆克拉玛依)论坛之“人文社会”分论坛现场图。源泉摄 巴基斯坦红新月会会长萨义德伊拉希、中国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巴基斯坦总统办公室公共安全事务主管纳威德伊拉希、中国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主任黄宁宁、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永明、中国人民日报内参部主编辛本健等共同探讨深化中巴人文社会友好交流与合作。 面对“一路一带”的重大历史机遇,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是重点,民心相通是基础,要以人文社会交流合作发展为切入点,利用地缘优势和友好城市平台,建立起戈壁滩上的民心沟通桥梁与民心文化彩虹,打造中巴社会资源的对接平台、社会文化的交流平台、民生项目的服务平台,全面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人文社会环境是建立在合作和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是一个实现互利共赢就需要建立经济、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公正与公平的交往平台,中巴经济走廊就是让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如今,“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开通新的丝绸之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中巴经济建设的社会根基,人文与社会交流是中巴全天候友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论坛呼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巴人文与社会领域交流机制,全面推进教育、卫生、社区、文化、旅游、法律、安全、媒体等领域的交流互鉴,共同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心基础。 深化人文社会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与会专家认为,从中巴友谊发展的历史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共同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里程碑,尤其是习总书记赴巴基斯坦访问以来,再度掀起了中巴两国友好交往的高潮,谱写了“巴铁”“中铁”、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的新的历史篇章。 巴基斯坦参议员穆沙希德 侯赛因 萨义德(Mushahid Hussain Sayed)在会前多次提到:“中国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最为信赖的伙伴。我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我一直致力于中巴两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今天是一个里程碑,让我们一起来见证。”穆沙希德是中国的老朋友,在他多年的努力下成立了一个致力于推动巴基斯坦和中国民间往来的巴中协会,在共建中巴经济走廊早期做了大量的有关妇女儿童和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动民间层面巴中关系发展的合作项目。他希望加强文化交流并增加民生合作项目造福中巴两国民众。 巴基斯坦红新月会会长萨义德 伊拉希(Saeed Elahi)说,人道事务是人文社会的重要方面。他希望通过中巴经济走廊的合作,学习中方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国际合作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让中巴两国人民更多地受益。萨义德伊拉希会长建议,由于人道与发展事务日益紧密的联系,应将人道事务作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内容,加强国际和地区间交流合作。他期待中国能够在专业人员培训、救援装备援助和减灾合作服务等方面对包括巴方在内的提供帮助。 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教授提出,中巴两国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发展,业已成为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坚实的民心基础。中巴两国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典范,能够促进中巴两国在经济合作格局中彼此受益,并且受益面将扩展至政治、社会、安全各个方面,带动人文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国家综合实力的长足发展。 促进人文交流,加强多领域社会合作 张永明所长从经济、社会领域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前景与思路。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地理位置相邻,人文宗教相似,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友好城市数量继续增加,中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潜力、独特的区位以及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都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打下基础,前景十分广阔。 他认为,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发展诉求,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合作的重要方向不仅仅涵盖基础设施合作,能源合作,产业合作,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合作。 一是科技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加强与巴方在油气勘探、能源化工、建材建筑、节水灌溉、优质棉花生产、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依托新疆现有的光伏发电技术,为巴基斯坦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二是文化教育合作。发挥新疆与巴基斯坦在文化领域相似相通优势,深化和扩大中巴两国智库、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两国智库、学术机构人才培养制度,加强两国媒体之间的往来,研究设立中巴影视专项基金。重点推进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在语言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加强语言人才的培养。 三是医疗合作。探索建立中巴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机制,鼓励自治区的大型医疗机构以及喀什、克州等地医院建立国际医疗中心,用于接待外籍患者;鼓励沿边口岸和各大医院发展国际医疗,共同开发医疗旅游资源,培育多种医疗旅游产品,推动旅游医疗。 四是合作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强人员往来,简化签证手续,双方实施“三日免签”政策;加强口岸建设、海关监管合作,提高通关效率和能力;全面降低巴基斯坦农产品、海产品、纺织品等进口关税;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水平。 五是加强反恐合作。中巴两国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至关重要。中国新疆可与巴基斯坦通过分享情报和边境管控的积极合作,保持定期和紧密沟通,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清除恐怖威胁障碍,确保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未来的安全运行。此外,还可加强双方在旅游、商贸、物流、金融、通信等服务业方面的合作。 提供法律制度保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黄宁宁主任指出,法律制度建设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发展的保障。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这意味着在初期将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势必涉及到外资准入、外汇管理、银团贷款、股权融资、跨境承包、工程建设、材料进口和人员聘用等诸多法律领域,可概括为外商投资法律制度、项目融资法律制度和工程建设法律制度。随着中巴双方在走廊沿线开展各类投资项目,创立更多工业园区和自贸区,推动两国的商品和人员互联互通,两国之间的跨境贸易法律制度也势必成为重中之重。 程曼丽院长在分析中巴经济走廊舆论环境时提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仅关系到中巴两国,还涉及相关区域与相关国家,这必然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对此进行分析、研判,有助于我们在进行战略实践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裕如。鉴于此,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过程中,应提倡共商共建,协助巴方进行规范化的项目设计,并与巴方媒体合作互动,善于在中巴经济走廊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有意识地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形成信息传播合作。 搭建沟通桥梁,延续中巴民心传承 经过讨论,专家学者认为加强人文社会交流与合作,实现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夯实中巴合作基础,需要在以下七个方面下足功夫: 第一,在社区与文化艺术交流方面,需要加强社区建设的交流,建立城市社会管理相互学习借鉴机制,支持中巴企业和组织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群体提供各种社区公益服务。要积极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两国定期组织文化宣传周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中巴两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 第二,在教育与语言文化交流方面,论坛提议,尽快制定中巴经济走廊教育培训战略规划。一是以语言沟通、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开展合作办学,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二是鼓励中国的知名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遴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并资助他们到中国留学,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储备精英。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巴基斯坦高校、职业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第三,在人道主义与社会组织交流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推动救灾减灾、人员培训、装备援助、扶贫救助等多领域合作项目的开展,并提议在设立经济基金和绿化基金的基础上,可设立社会人文基金、遗产保护基金等,为两国民心相通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第四,法律与舆论环境方面,专家们强调法律制度和舆论环境建设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发展的保障。要加强中巴双方媒体的合作互动,加大经济走廊建设的舆论引导,发挥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的优势,及时阻断化解各种负面舆论影响。 第五,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倡议,要面向中巴经济走廊的所有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甚至是政府组织,建立社会捐赠与社会责任监测、统计、发布与激励机制,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统计、发布、回馈机制,建立社会舆论形象宣传机制。 第六,在旅游交流方面,要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挖掘中巴经济走廊旅游资源,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中巴经济走廊”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第七,在人文交流平台建设方面,专家一致认为要借助2015年“中巴友好交流年”的契机,不断扩大两国智库、媒体、青年及学术界对口交流,使中巴友好更加深入人心。倡议以友城交流、文化中心、新闻媒体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一是联合开展“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进一步促进中巴两国宗教文化交流,搭建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文化交流平台和机构。 同时本次论坛,达成了中国克拉玛依市与巴基斯坦瓜达尔区教育合作、中国克拉玛依市与巴基斯坦瓜达尔区医疗合作、中国企业向巴基斯坦捐赠支持MBA课程、中国企业向巴基斯坦捐赠支持白内障手术等人文社会类的合作交流项目,全面开启了中巴经济走廊民心相通工程的建设。 |
相关阅读:
- [ 08-07]中巴举行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第五次会议 取得积极进展
- [ 08-02]“长鼻子”专用校车要换成中巴?家长担心安全
- [ 07-27]云南丽江一中巴车坠崖致3死16伤
- [ 07-21]中巴18个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388万千瓦
- [ 07-21]漳州南靖:中巴车与旅游大巴车相撞 中巴司机被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