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陕藏情·阿里行”在噶尔县昆莎乡人工种草基地采访。摄影 张琳

2015-07-27 15:49:27 韦海 樊永强 来源:西部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pic


昆莎乡的牧民正在收割紫花苜蓿。摄影 樊永强

西部网讯(记者 韦海 樊永强) 7月26日下午,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的农民正在地里收割紫花苜蓿。10年前,他们并不认识这种叶色浓绿开着紫色小花的草本植物,他们更不会想到陕西援藏干部带着他们种下的稀罕物,成了后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神草”。

噶尔县当地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牧业,然而这里平均海拔4300多米,多为高寒草场且沙化严重,当地农牧民养一只羊需要84亩天然草场的饲草。传统的牧业生产不仅使当地的草场严重“超载”,牧民们的收入也随着国家禁牧政策和草场的不断沙化在“缩水”。

2005年,陕西第四批援藏干部、时任噶尔县委副书记的温江城从陕北带来了紫花苜蓿的种子,他计划着让这种一年收割两茬、在陕北能够生长12年的牧草也能在这里生根开花。

这个计划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谁也不认识这个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种活,而且听说种下去的第二年才能长出来。”昆莎乡的米玛告诉记者,温江城试种紫花苜蓿的时候,并没有获得多少人的响应,当地牧民并不确定这些外来的牧草是否符合藏区牲畜的口味,更何况搭进去一年的收成不是闹着玩儿的。

当年被温江城从靖边请来的技术员韩文俊,现在已经是噶尔县林业局局长了,他向记者回忆说,第一次试种的50亩紫花苜蓿就长了半米多高,这次试验成功,打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不能种植苜蓿的理论禁区。2007年,当地牧民给这种割了还能再长起来的苜蓿起了一个新名字——“神草”。

“现在一亩紫花苜蓿足够一只羊一年的饲草。”昆莎乡噶尔新村党支部书记贡布告诉记者,紫花苜蓿获得大面积推广之后,村里建起了奶牛场。目前,噶尔新村一共养了差不多300头奶牛,每天奶制品的销售就接近1万元。“这些奶牛都是分到每户牧民的,村上只是集中管理和经营,收入还都是牧民自己的。”

米玛家里种了40多亩紫花苜蓿,养了5头奶牛,每年收割的苜蓿除了饲养自己的牲畜,还能富余五六个垛子,如果外乡的牧民没了饲草,米玛会以1个垛子1500到2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们。“我06年开始种紫花苜蓿,比种青稞划得来。”种植紫花苜蓿喂养奶牛让米玛家现在一年有了3万多元的收入,这是他以前不敢想的。

陕西第七批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程文杰告诉记者,到今天,噶尔县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7500多亩,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亩的速度在戈壁滩上扩张着“绿色版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