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六条禁令挡不住有偿补课 老师一个暑假挣四五万

2015-07-23 20:45:42 魏梦佳、潘旭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有偿补课”的坏处和主管部门的态度毋庸置疑,清清楚楚。

“有偿补课加剧了应试教育的不良竞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名利,本末倒置,把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当副业,将有偿补课当主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败坏校风校纪。极少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内不讲校外讲’的方式,强迫所教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败坏师德。”

问题是,面对国家相关部门划出的条条“红线”、发出的道道“禁令”,有偿补课真的降温了吗?

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部分教师“赚外快”的方式只是“更隐蔽”了。

上海市某示范性高中的一名物理教师告诉记者,学生到老师家补课是“公开的秘密”,暑期是家教旺季,尤其是高二升高三的学生。每次10多个学生上两个小时,一个暑假挣个四五万元不在话下。“万一有人查就让学生统一好口径,说是免费的家教就行。”

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一些所谓“名师”的家教业务极有市场,甚至找熟人托关系才能挤进“小课堂”,有的学校甚至将其视为打造学校教学口碑的途径之一。

互联网上,只要搜索“暑期补课”一词,立刻就会涌现各类补习班课程,其中不乏一线教师的“小课堂”。一位从教20多年、在北京东城区一重点中学教授物理的“郝老师”告诉记者,他已在校外授课五六年了,主要是寒暑假和周末,一节课250元。

“现在教委下了文件,不让在外面带课,我一般不在本区教课,怕万一被查出来很麻烦。我是一对一上门授课,主要是帮孩子提分数。”

北京家长李女士这个暑假给上高一的女儿报了英语、物理等好几个补习班。“我们家长也不想补课,花那么多钱,孩子也累,但没办法,别人都开小灶,你不补就落后。”“学校老师比校外老师更了解孩子和教学,肯定要让他们给突击一下,在短期内提高成绩。”

还有一个原因让家长们“不补不放心”。李女士称,有的老师在学校上课时生硬、不耐心,但外面讲课特别热情,像“换了一个人”,有的重点内容也是校内不讲校外讲,目的是博个好口碑能多带学生多赚钱。“一些老师的心思在外面,如果不报课外班,万一错过了重点内容,那对孩子成绩不利”。

“名师”:经济效应十足

一边是禁令,一边却是如火如荼的招生。

“30天提高50分”“期末考飙分”等各培训班广告充斥着网络,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中考高考冲刺等提分班五花八门,收费项目和套餐均按小时计价,“重点校在职一线教师亲授”的广告比比皆是。

七月的一个周末,上海一家星级宾馆内,一家培训机构就举办了一场“市重点高中招生咨询会”,宣传标语里写着“揭秘自主招生”。现场一个约200人的报告厅挤满了家长和学生,“名校教师”们依次分析了几所重点高中最新的自主招生形势,现场还举行了模拟笔试与公开课。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名校教师”均来自上海多所重点高中,还有了解招生情况的教职人员和区级教研专家,“咨询会就是招生宣讲会,专家就是培训班的老师”。

记者探访一家全国连锁的培训机构教学点发现,授课教师中除个别是大学生外,几乎都是周边中小学的在职教师。一位正进行小班授课的教师告诉记者,他刚从教3年,在附近一公办初中教数学,课余时间来这兼职。

据了解,这类培训机构的各区域教学点几乎都位于学校周边,每个教学点都成立了专门的“教研组”,其中不乏泄题通道,平时小考试题不保密,很容易被个别老师或学校负责人拿来牟利。一知名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课程时就保证,有渠道押对一些学校期中考或月考的题,并表示“跟学校有长期合作”。

那么,一些号称“名师授课”的培训班是否授课的真是“名师”?真能“快速提分”?

业内人士透露,确实有部分中学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等替培训班站台,但许多情况下,名师只是挂个名或开学做个讲座,主力师资还是年轻教师为主,有的补课效果并不明显。

家长朱先生上学期给高一的女儿报了一个培训班,3门课一学期总花费近10万元。期中考试和月考一度看到希望,孩子班级排名急速拉升,但期末考试又被“打回原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