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姓人家,他们流传了600余年的家规,上了中纪委监察部的网站,成为专栏“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一期上榜者。这家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孝义传家的浦江郑义门。
专栏上,图文、视频很齐全,比如,“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家风促廉洁:173人出仕无人贪墨”、“专家谈郑义门:生生不息靠家规”等等,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浦江郑义门的家规,究竟是怎么样的。据说,这些家规里有许多到现在还流传、有效。
话说,在中国的百家姓中,以孝义治家的,不在少数,这个郑义门,有什么不同呢?
郑氏在浦江当地,已繁衍成一个大家族,许多村庄都是郑氏的聚居地。记者曾走访多个村庄发现,168条《郑氏规范》是这些郑氏人共同的传家之道。在黄宅镇前陈村祠堂的墙上,镌刻着《郑氏规范》;而在郑宅镇东明村,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小册子,也是《郑氏规范》。
传了600年的家规
操作性很强
郑氏家族自南宋开始便在这儿定居,开始孝义传家。郑家五世祖制定出家规58条,成为《郑氏家规》的雏形,六世祖郑文融开始把家规镌刻在石碑上,再之后的七世祖又将家规整理增补续成了92条。到了明朝洪武十一年,八世祖又续订了一次,就成了现在的168条。
牛就牛在这定稿的过程,居然请到了明朝开国首臣、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他还写了一篇引言,这当然是朱元璋的意思了。他认为,这部家族法典,完全可以用于治国安邦,所以,《大明律》中有很多《郑氏规范》的影子。
家规传到现在,已经600多年了。一个现代家族里,人手一本600年前的家规,还人人都能背上几句。
“因为它的可操作性太强了,完全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毛策说,很多人家的家规里,普遍会写孔子怎么说,《周礼》怎么说,而《郑氏规范》里,明确规定了家里每个成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法律意识的前奏,这种跨时空的规则,对我们都很有借鉴意义。
我们来看一条感受一下,记者翻译成白话——
第四条,祭祀时,如果有人在行礼时随便离席,站立不正,打哈欠、伸懒腰、打嗝、打喷嚏、咳嗽,都要被现场的督导“督过”处罚,万一督导想不好怎么罚,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男人三十而立
才能喝点小酒
毛策认为,郑氏家族自南宋到明初十五世和族而居,如此长久不衰的巨型家族,户众人杂,类似一个封建小王朝,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维系这样的大家族,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孝,这是《郑氏家规》的核心关键词,还上升到了家族法律。“家产均属家长名下,家族成员全部收入,上交家长,不许私营,如果私拿,就犯了不孝罪。”
在郑宅镇文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郑定汉看来,这条家规相当合理,直到现在,大家也是这么做的,“你如果当官了,比如工资2000块,如果吃饭用了1000块,剩下的1000块钱就要交到宗祠里,不能私拿。”
郑家人觉得,家规里很多规矩,说的很有道理。比如,女人到了50岁,不要轮流烧饭了,要退休享福;男人到了30岁以后,才可以喝点小酒。还有,最超前的一条:生男生女都一样,600年前就定好了,而且女儿长到10多岁,得给她穿得好一点,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不过,关于家里的女人,还有这样一些条条框框——
媳妇与亲姻往来,必须有男性引导才能见面;8岁以上的女孩子不得去外婆家。
对于这些家规,村民们已经自动屏蔽了。“像‘毋听妇言’这样的话,对女人实在太严了。”前陈村村民郑勇伟告诉记者。
“永世同居”
已经做不到了
有的汲取,有的屏蔽,郑家人的家规,是这么传下来的,但有的条目,他们而今非常想做到,却已经无能为力了。
郑勇伟记得,他的太公兄弟8个,爷爷家有23个人,到爸爸这辈,家里住一起吃饭的数一数有46个人,从来没分开过。“永尊祖训,永世同居,太公这么教我们。”
郑勇伟喜欢研究家谱,他曾考证过,郑家最后一户同居的人家直到1949年才分家。
这么大一家子怎么吃呢?
第一轮,家里开店的人先吃;第二轮,田里干活的人吃;第三轮,轮到家里的女人和小孩吃。
现在,光是婆媳同一屋檐下,都会生出各种奇葩事件,难以想象相当于一个班级人数的家人每天同吃同住,那还不鸡飞狗跳?
郑勇伟指指家规,“绝对不会,里面都规定好的。”
“现在肯定做不到了。”郑勇伟有点遗憾。过去,兄弟还一起住,因为老爸吩咐:老妈活着,就不能分家。老妈没了,实在不能同住了,再分家。
范仲淹题写
郑氏家宝
唐代司空图在研究考证中国姓氏时指出:郑氏出自姬姓。郑姓古发族祖是史称荥阳族系的望族巨室,繁衍于黄河流域,从周宣王二十一年封其胞弟友起,中国郑姓已有2800 年历史。
周宣王姬静是周厉王子,厉王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周宣王效法周武王、周成王分封诸侯,以拱卫王室的重大举动,成就了日后的郑国,郑姓的诞生便是这次新政的产物之一。
据《义门郑氏宗谱》载,宋元符二年后,郑淮生煦、熙、照三人,煦、熙两人另立图谱。郑照生两子,次子曰绮,这便是“九世同居”第一世祖。郑氏家族在“九世同居”之前,已得到宋代政治家的重视,当时睦州守范仲淹为宗谱题写“郑氏家宝”,以资鼓励。
整理自毛策《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