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争做中国好网民,才能网络任我行

2015-07-20 21:28:36 陈怀瑜 来源:中原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陈怀瑜

2015年6月1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致辞,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大力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四有中国好网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网络社会的兴起过程中,网民们对网络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与真实。从开始时的“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到如今,广大网民取得了对网络感知与实践的共识,那就是:网络虚拟社会,其实就是现实社会的完全之镜像。因而,在现实社会中应有的思想情怀,应遵守的潜行规则,需信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也一样通行,一样须得谨遵慎守。

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应成为一名好公民,那就应具有真诚的民族情怀,成为国家的衷心拥护与热爱者;要具有责任担当意识,成为主流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要有社会良知,成为低级趣味的坚决抵制者;要有守法观念,成为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这些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完全可以一字不改地移植于网络社会中。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好公民,以此标准行走于“网络江湖”,就同样能成为一名中国好网民。

首先,做中国好网民,应做国家网络安全的维护者。网络无限,但网络却仍有国度,维护网络国度的安全,是中国好网民应有的职责。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思想和理念,应同样成为中国好网民之共识。作为一个网民,穿行于网络世界中,此处留言,彼处贸痕,都要谨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是一个中国公民,要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也一样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因此,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与形象,也是保护家园的一个方面。做一名中国好网民,就要做国家网络安全的“守更人”,成为网络上每一个安全的“节点”。

据有关统计,当前,国家安全秘密外泄中,有70%是通过网上途径。尤其是大量网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识之下被动泄密。所以,欲做中国好网民,就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拒网络病毒、恶意软件及国安全信息窃取者于网络国门之外,以防给国家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害。

其次,做中国好网民,要学会理性发声。网络让“人人成为麦克风”,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信息流动更加快捷、迅速,但也不可否认,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虚实相间性、杂质化倾向。因此,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不以网络虚拟性为遮掩,不能无论真实与否,不管后果影响如何,只管任性发言。否则,会造成网络信息的混乱传播,甚至对社会贻害无穷。此时,理性精神、客观精神的秉持,就极为重要。独立思考、讲究实证、理性发声,以社会道德与法规为底线,做一个理性的自媒体人,就是中国好网民应有的网络发声标准与立场。

再者,做中国好网民,要成为网络清流的一分子。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的2014年“扫黄打非”十大数据、十大案件中,仅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就占了近一半的4起。“网上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成了2014年“扫黄打非”十大之首,网络“黄赌毒”已成 “洪水猛兽”。

因此,做一名中国好网民,就要人人先自清,然后携手共拒网络“洪水”,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趣味升华的人。每个人要在思想、意识和认识上,逐步树立自觉反对网络色情信息的观念,提升自身抵抗力,不断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在网络上成为传播高雅文化和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宣传员,做社会主旋律、正能量的网络使者。同时,中国好网民都应成为“净网行动”的一员。开展“网络人民战争”,对网络涉黄、谣言等非法信息,及时留存取证,并举报给有关网络平台,还我们一个“白云碧水”的纯净网络新天地。

最后,做中国好网民,就要做依法治网的先行者和自觉遵守者。我们现在正大力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网络社会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做一名中国好网民,守法是必然要求。特别是国家针对网络安全制定的法规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和全面,像治理网络谣言、网络十条等规范性法规,就是中国好网民的网络行为准则,这当然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法规,同样全面适用于网络之上。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做一名遵纪守法者,其在网络上,也同样能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不敢有任何逾越。那么,在网络天地里,行走于法治的轨道上,就能如行云流水般适应网络新常态,做中国好网民的理想,也就一定能够实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