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何方
2015-07-17 12:35:39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宏观调控需要把握好各方面的平衡 问:您认为,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能够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经济能够逆水行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所谓“纲举则目张”,科学决策、精准调控就是经济实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纲”。 “治大国若烹小鲜”,驾驭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转型经济体需要高超的“手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差异较大。 尤其是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宏观调控需要把握好各方面的平衡。首先,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是对立统一的,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调结构争取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调结构从长远看能创造更新、更大、更高的需求。但从当前看,意味着新旧经济动力的转换,在短时期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宏观调控迫切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找出最佳结合点。其次,要把握好保持适度流动性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平衡。一方面,金融和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经济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保持适度流动性。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多年积累的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等领域的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如果过度放松银根可能导致全社会杠杆率进一步提高,增加金融风险。第三,要把握好增加工资性收入与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的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具有刚性,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既要惠民生,又要强实体,还要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两难问题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与艺术。 面对这些两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既保持战略定力,又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巧妇善炊,精准操作,既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以市场力量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又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围绕稳增长、强实体、控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包括适时降息降准、减税降费,及时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发行额度,加快推进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建设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积极推广PPP模式等。这些政策举措取得了积极效果,我国经济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调控是科学的、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有效的。 稳中向好态势能否保持?稳增长靠什么? 信心来自于五个“支撑”:基本面支撑,政策效应支撑,体制机制支撑,区域协同支撑,发展信心支撑 问:下半年,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稳增长靠什么? 答:综合分析我国经济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认为,下半年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将延续上半年稳中向好的态势,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信心来自于五个“支撑”: 一是基本面支撑。大国经济市场广阔,回旋余地巨大,韧性强。尤其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未完成,与发达经济体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工业化来看,尽管我国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居世界前列,但在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等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如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发动机设计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从城镇化来看,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54.7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并且,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其中1.7亿农民工多数没有城镇户口,尚未市民化,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我国城镇化提升都有较大空间。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根据我局测算,过去10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平均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 二是政策效应支撑。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从财政政策看,上半年,国家出台了包括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发行额度、实施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等在内的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其中,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大型基建项目投资额度就超过8000亿元。截至5月底,7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下半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功能有所恢复等,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有望加快,加上新项目的开工,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带动全部投资增速的企稳回升。从货币政策看,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2次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3次实施定向降准,3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为棚户区改造等提供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由于货币政策调整到传导至实体经济往往存在时滞,预计下半年这些政策效应将会更突出。此外,从历史经验看,通常商品房销售回暖后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相应回升。这意味着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很可能继续回升。 三是体制机制支撑。首先,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提速,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毫无疑问将提高发展效率,增强创新动力。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也加快显现。其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格局的加快形成,无疑将激发澎湃的发展动力。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快实施;各类创业集聚区、创客中心、服务平台蓬勃发展。这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提供了体制机制支撑和保障。 四是区域协同支撑。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战略,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相关地区的发展。例如,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已快于总体出口增速。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仍较明显。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仍较短缺,特别是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生态、民生等建设投资需求巨大。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投资力度,今年铁路建设总规模继续维持在8000亿元左右,其中主要向中西部倾斜,这将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释放。 五是发展信心支撑。党中央、国务院有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各种矛盾问题的经历,有教训、有经验、更有能力。这就是我们信心的根本所在。 再从市场角度讲,当前的市场预期比较稳定,发展信心有所增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呈现小幅扩张态势。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反映出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53%—54%的区间运行,持续处于景气区间,其中6月份为53.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比1—5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二季度,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4.5%,仍位于景气区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