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对“东突”时有纵容 与中国友好仍是主线
2015-07-08 09:30:51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土普通民众对中国没有敌意 《环球时报》前驻埃及记者曾数次赴土耳其采访,感觉当地人整体上对中国人很友善。在从安卡拉机场到市中心的大巴上,邻座的一名土耳其中年男子热情地给记者指路,并讲起他到北京、深圳、西安等地招商引资的经历。记者去土叙边境采访叙利亚战事时,司机和向导也十分尽职。 从去年年底开始,土耳其官员和学者在一系列有关土中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研讨会上表态积极,认为该战略倡导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体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曾高度评价中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表示土方愿承担振兴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促进经济和人文交流,加强地区国家之间友好往来。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7月3日,南开大学和土耳其叶迪特佩大学签署共建孔子学院协议,这将是土耳其第四所孔子学院。在土耳其,记者有时可以看到半官方的阿纳多卢通讯社、安卡拉通讯社记者从北京、上海等地发回的稿子,关注的是两会、中国外交、经济等话题。但总的来说,土媒平时更关心欧洲和周边国家的消息,偶尔有关中国的报道也是转载西方的报道。 据一位与土耳其某旅行社合作15年的中国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中国赴土耳其旅行的人逐年增多,今年很有可能突破50万人次,相当于去年的三倍,很多人是“深度游”。土耳其今年3月对中国公民实行电子签证,几乎是“免签并不免费”,加上《花儿与少年》土耳其之行等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热播,土耳其游很受欢迎。今年7月至9月的赴土机票基本售罄。 这名经常去土耳其的旅游业负责人表示,在土耳其,除了有“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人,普通民众对中国没有敌意,一些媒体对新疆进行歪曲报道,就是蛊惑人心。与他合作的土耳其旅行社和土“中文导游协会”的人告诉他,游行闹事的只有两三百人,这样的行为不得人心,因为游行在土耳其很常见,因此警方管控有时不太严。 北京大学土耳其问题专家昝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土耳其最近的反华示威规模虽然不大,但声势和敏感性确实又不小,而且这种现象时不时就会冒头。昝涛认为,这与土耳其社会固有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西化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都有关系。但他强调,反华不是土政府或土主流社会的基本态度,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土历届政府基本上都重视对华关系,对双边关系持积极和建设性态度,这一点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一般的土耳其民众对中国人非常热情和友好,这也是土耳其人的一个显著特点。 昝涛认为,土耳其社会很多元,确实存在出于历史、种族、宗教、人权、意识形态、经贸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和偏见而对中国不友好的个人、组织或团体,这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偏见大部分情况下很难纠正。他建议说:“只靠政府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加强民间交流和公共外交非常重要。” “过度干预”毁了土耳其声誉 正义与发展党在6月初的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得票率仅为40.78%,在议会中的席位未过半,是该党执政13年来首次失去在议会占绝对多数席位的优势。选举结果出来后,美国媒体评论说,土耳其政治危机正在加剧,执政的正发党和“职位从总理转换到总统”的埃尔多安很难再唱“独角戏”。《华尔街日报》称,土耳其的一些西方盟友欢迎对埃尔多安迅速扩大的权力“踩下刹车”,一名欧洲官员甚至称这次选举将阻止土耳其政治体系“日益‘普京化’”。文章称,美国总统要提醒土耳其“务必切断激进‘战士’进入叙利亚的途径”,美国相信,大多数投靠“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都是通过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境内的。俄新网分析称,近年来,土耳其执政政策显现出伊斯兰化倾向,引起自由派和世俗主义者的不满。因此,国内冲突不断,政府又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从而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声望。另外,土方要求国际社会军事干预叙利亚等外交举措,都严重影响了土耳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声誉。 昝涛认为,土耳其的国际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害,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埃尔多安及其领导下的正发党政府,奉行某种“伊斯兰国际主义”路线,与西方关系趋于平淡,对不同地区的伊斯兰事务积极干预、妄下断言、指手画脚,引起相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反感。此外,埃尔多安政府部分高官传出的腐败丑闻、对媒体和自由作家的压制、与一些穆斯林社团关系的日益恶化,也是土耳其国际形象受损的重要原因。 “土耳其模式”一度成为埃及、突尼斯等发生动荡的阿拉伯国家热议的话题。尽管土耳其入盟路走了20多年,前景仍黯淡,但著名的埃及伊斯兰学者法悉尔还是在《金字塔报》撰文说,土耳其“早晚会褪去伊斯兰的色彩而成为一个欧洲国家”。埃及《消息报》评论说,土耳其一直在谋求中东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在开罗书店中,土耳其前外长、现任总理达武特奥卢的《战略纵深》阿文版被放在醒目位置。在这本透析中东格局变化及国际关系演变的专著中,达武特奥卢踌躇满志地写道:“一个崭新的中东即将诞生,我们将成为新中东的主人,我们要引领新中东,我们要为新中东服务”。中东媒体的书评称,“这番话将土耳其自负和桀骜不驯的民族心理表露无遗”。【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黄培昭 青木 柳直 丁雨晴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 |
相关阅读:
- [ 08-12]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总统 对华友好曾坐中企高铁
- [ 07-17]土耳其媒体批总理对华态度蛮横 应反思其做法
- [ 07-07]土耳其中国游客:遇到游行 但没有想象中那么混乱
- [ 07-06]土耳其反华示威右翼势力袭韩国人 我使馆发旅游警告
- [ 06-27]使馆确认土耳其热气球事故中有中国游客受伤
- [ 06-26]土耳其又现热气球事故 中国游客受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