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资源环境司负责人:土地审计发现三大问题
2015-06-28 19:25:3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今日关注·土地审计)摸底数·揭问题·促发展 ——记者就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结果专访审计署资源环境司负责人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董峻、王立彬)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28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专门列明了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结果。对此,记者采访了审计署资源环境司主要负责人。 摸清土地出让收支情况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审计的目标是“推动依法、有序、有效利用土地,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总体思路是摸底数、揭问题、促发展,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摸清基本情况。包括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和耕地保护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情况,土地出让收支及结余情况,建设用地审批征收规模、投向情况,以及耕地保护情况等。 ——揭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出让收入、支出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设用地审批、征收、供应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耕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等。 ——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推动反腐倡廉建设。 ——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体制制度的建议。 审计署组织了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2.4万多名审计人员,从2014年8月中旬开始,重点对29个省本级、200个市本级和709个县2008年至2013年土地出让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抽查了11.81万宗土地、10011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同时利用有关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了耕地管理情况。 审计发现,2008年至2013年,抽查地区土地出让收入13.34万亿元,支出12.93万亿元,截至2013年底土地出让收入累计结余5908.96亿元;抽查地区批准建设用地207.57万公顷,截至2013年底尚未供应使用建设用地86.66万公顷。 供地结构优化,耕地红线保住 审计结果表明,土地出让收入在保障征地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的同时,为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自然灾害等提供了大量资金,拉动了投资和消费,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努力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优化供地结构,满足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用地需求,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支撑,共出台严格土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制度900多项。 从供地总量变化情况看,2013年抽查地区供地面积38.40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1倍,但年度供地增长率从2009年的38.61%下降到2013年的6.73%。从供地结构变化情况看,2013年抽查地区供地中,工矿仓储用地占29.58%,比2008年下降5.4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用地占20.60%,比2008年增加7.76个百分点;住宅和商业服务用地占34.56%,比2008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和各省共出台耕地保护相关制度规定500多项,特别是2013年以来,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大土地违法违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保护耕地。截至2013年底,29个省份耕地保有量比2012年底减少0.30万公顷,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有所缓和,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
相关阅读:
- [ 06-28]审计署公布22起违法违纪问题处理情况
- [ 06-28]审计署: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2%
- [ 06-25]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彩票资金审计结果答记者问
- [ 05-21]省审计厅贯彻落实审计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精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