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10省区检验检疫实现一体化 企业通关成本省三成

2015-06-25 07:38:26 赵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区域一体:

“出口直放”与“进口直通”

“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启动会议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认为,“10省区联合推进检验检疫一体化,要以信息化为突破口,运用大数据的平台,打破地域行政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主要通过打造“平台+中心”等模式,实现区域内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基础上的“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最大限度地破除壁垒,促进贸易便利,释放改革红利。

据介绍,实施一体化后,数万批货物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疫,最大限度缩短流程,让企业省去奔波并节省两三成通关成本。

目前,区域内10个检验检疫局已共同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9+1”区域一体化工作方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检验检疫一体化负面清单》。自7月1日起,对于未列入“负面清单”的进出口货物,企业可选择便利的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模式。

同时,区域内10个局还将全面开启“属地备案、通报通签”的原产地证签证一体化模式,在属地完成备案的企业,可自主选择在区域内任一局申请签发原产地证书。

专家认为,这对于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中韩、中国—东盟等自贸区战略机遇意义重大。

“拿着济南检验检疫局出的FORM E原产地证,我们往印尼项目地运输的电力设备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刚刚完工的一个EPC项目节约成本4800多万元。”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主管曹先生对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带来的效益感到欣喜。

数据也已印证了专家观点:今年前4个月,仅山东检验检疫局就对东盟、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近8万份,签证金额37.7亿美元,帮企业享受沿线国家关税优惠约2.45亿美元。

贸易便利:

源源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表示,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在山东的青岛口岸实施“9+1”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有利于山东企业享受丝绸之路经济带释放的政策红利,进一步服务对外贸易,最大限度实施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有利于山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青岛是山东外贸大市。每一次贸易便利化改革,青岛都是最先试水,也是最先受益的城市之一。以青岛为例,可以明显看到山东贸易便利化的改革成效。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青岛市全市累计出口175.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增幅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

攀升的数据背后,是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释放出的改革红利。

去年上半年,青岛口岸在全国率先推广关检合作“三个一”,即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关检双方不改变现有业务管理系统的前提下,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对关检双方的作业流程进行整合和互动,实现了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大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

去年年底,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在胶州正式投运,这是全国沿海地区第一家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对内辐射省内外集疏港货源,对外辐射日韩、中亚、欧洲、美国等国家的过境以及进口货源,统筹海运、陆运、空运、铁路运输等运输功能,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部沿海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成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

今年5月1日,以青岛海关为龙头,10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共同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际物流“黄金通道”。

目前,青岛检验检疫局正积极促进上海自贸区8项检验检疫新政策在区域内落地先试,并与海关部门加强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青岛是山东的缩影。在“一带一路”成时代命题的今天,山东趁势而上,积极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的新突破,山东各地全方位、多层次主动对接,积极融入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沿着“一带一路”,贸易不息,便利不止,发展不断。(赵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