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楼市没有全面涨价条件 目前还在去库存阶段

2015-06-19 06:57:44 王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资料图

◎每经记者 王杰

中原地产研究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上半月,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继续明显上涨,其中二手房住宅签约套数达到了8974套,创2013年3月以来的新高,环比上涨19.3%,同比上涨数倍,新建住宅同比、环比也明显上涨。

北京楼市快速升温的势头能否持续?这得先从供求结构谈起。据人民网报道,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库存充裕,并无开发商所传言的库存不足问题。据北京市统计局等机构发布的数据,北京住宅市场存量在短期回落至7万余套之后,又重新站回8万套的关口。

另据亚豪机构数据,截至5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存量套数为80550套,按照4月份市场回暖后的成交速度计算,去化周期也需一年有余。而在这其中,现房住宅的存量甚至比期房还高出8116套,项目滞销的程度由此可以见一斑。

政策利好促楼市量价齐升

“股市太不稳定,长久来看,我觉得还是买个房子屯着比较合适”,从股市套现出来的老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资金从股市搬家,被认为是最近楼市被炒热的一大原因。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利好仍是最大促因。

央行年内二次降息后,北京房贷市场咨询和成交量迎来双重上涨。据伟嘉安捷统计数据显示,5月北京个贷市场成交量环比上涨12%左右,贷款咨询量也比上月增长20%左右。

伟嘉安捷企划经理吴昊指出,5月央行二次降息,在减轻购房人月供压力的同时也与此前“3·30新政”等政策释放的利好效应叠加,形成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使得具有购房需求的人群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持续入市,促进房贷市场咨询量和成交量的双重活跃。

据伟嘉安捷从各大银行了解,央行在5月降息后,88折占据了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主流,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利率依然延续下行趋势,这也提振了不少购房人的信心,促使贷款的成交量小幅上涨。此外,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未出现明显松动,仍然为基准利率上浮10%。

同时,公积金新政出台半个月后,市场成交量初现暖意。

吴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6月上半月公积金贷款成交量上涨20%,新政出台半个月后,购房人入市积极性明显增强。公积金贷款以“认贷不认房”作为首套和二套房的判定标准,使得很多原先被政策打成“二套”的人群得以解禁。在首付比例方面,首套房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分别调整为20%和30%,减小了很多购房人的首付支出。

吴昊表示,首套房90平方米与二套房人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限制的取消也为很多不能买房的人群开了绿灯,促使很多购房人趁着政策的“东风”出手买房,造成成交量小幅上涨。

普通住宅改善性项目挑大梁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第二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1587套,成交面积20.06万平方米,环比之前一周成交套数下滑15%,成交面积反而上涨1%。而扣除保障房与自住房的影响之后,成交量则基本与之前一周持平。与此同时,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9173元/平方米,环比之前一周上涨7%。

从普宅市场成交排行来看,前三位的项目均为改善性楼盘的代表。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目前普宅市场去化较快的项目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定位改善性需求,售价多在30000元/平方米左右,户型以舒适型两到三居为主;二是位置不能太偏远,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六环外成为刚需的主战场,而改善性需求多青睐五环以内的项目房源;三是价格调整幅度不能过大。近期入市项目只要具备了以上三点,多能够取得不错销售业绩。

吴昊说,北京楼市已经达到高点,大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京二手房方面,价格变化也不是很明显,如果看前5个月的均价,比去年前5个月还跌了。目前整体市场情况是个量增价稳的形态,高总价大户型产品的市场需求毕竟有限。

胡景晖认为,年内新房有去库存的压力,交易量肯定比去年要放大,价格会整体比较平稳。

一位上市房企的北京营销总监预测,今年的市场形势比去年要好,预计整体市场态势是微涨保量,他们会根据市场情况有节奏推盘。

但郭毅指出,今年以来,北京商品住宅库存曾一度跌破8万套大关,之后又开始持续增加,在北京库存量短期难以大幅减少的背景下,部分库存较高区域的在售项目尚不具备涨价条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