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投资公司,实为传销伎俩 宁夏塞上律师事务所主任宋波说,这些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大多利用老年人容易博取信任、缺乏金融、投资知识等特点,而“新生事物”是骗子们常用的幌子。 “从第一次接触这些公司的业务员,到我投入第一笔资金,我前后考察了11个月,没发现什么破绽,结果还是上当了。”71岁的赵女士是一位退休医务人员,提到投资这个事儿,她非常感慨,连她这样自认为有文化、有鉴别力的人都受骗了,其他老年人更不必说了。 警方分析,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一般由一人成立多家公司,分别由其同乡担任法定代表人,几家公司互有联系、互相担保。从诈骗手段来看,犯罪嫌疑人以投资珠宝、林场、酒店、养殖业、酿酒业等为名,成立投资公司。制作宣传品,在街头巷尾、商场进行散发,吸引中老年人投资。 知情人士反映,多数老人一开始会试着投一小笔钱,而投资公司也会按时兑现好处,尝到甜头后,老人们开始增加投资金额。记者发现,一些投资公司之间互有联系,老人的信息也被共享,一部分老人先后被多家公司诱骗投资。 一些投资公司采取传销手段,从已投资的老人中发展业务员,让他们再拉更多老人前来投资。闪女士在宁夏一家投资公司先后投入40万元,该公司将其聘为理事会会长,每月给她1500元工资,她为公司新发展一名投资者,就能得到一笔提成。 “我就是被她‘发展’进去的,前后4次一共投了32万元。”一位周姓投资者说,“理事会名义上是监督公司运营的,实际上成员都变成了公司的说客。我们是邻居,心想她不会骗我,哪知道她本身也被骗了。” 警惕非法融资,引发社会矛盾 近年来,利用投资公司进行非法融资的行为,在我国西部地区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处长马鹤银说,一些投资公司在开展业务时打擦边球,给金融生态带来很大隐患。 针对有的投资公司称“经过工商局审核批准”的说法,马鹤银说,当地工商部门从未批准过以募集存款、承诺利息为经营范围的公司。一些号称“投资管理”或“资产管理”的公司,实际上的经营范围是金融或理财咨询,但老百姓误以为他们的经营范围包括融资。 按照现有规定,这些投资公司注册时可以“零首付”,也不需要前置审批,准入门槛较低,而对他们超范围经营的处罚力度较小。这些公司非法融资,一旦资金链断裂,往往很难收场,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自治区金融办银行机构处副处长谭国锋等认为,针对投资公司诱骗群众上当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加紧完善法规,提高注册门槛,对投资公司的审批实行严控;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投资公司的监管。 警方提示,老年人参与投资公司的项目要小心,特别是对高利息回报的承诺,更要多加小心。(何晨阳、靳赫) |
相关阅读:
- [ 09-01]街头一伙骗子送鸡蛋设诱 骗老人高价买锅
- [ 08-19]长乐男诱骗老人买保健品 携款逃跑终落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