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社会博览 > 正文

马来西亚华人坚持开办华文中学 坚守母语教学

2015-06-17 11:44:51 龚欣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马来西亚华人坚持开办华文中学坚守母语教学

图为马来西亚一所华文独立中学的学生在练习书法。(人民日报海外版/马六甲培风中学官方网站)

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共有60所。因为坚持华语为教学媒介语,拒绝接受政府改制,这些独立中学不但统考文凭未能得到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也不能享受政府的教育津贴,在教育政策上还时常被打压。尽管如此,大马华人依然坚持开办华文独立中学,坚守母语教学。

华校仍受欢迎

日前,马来西亚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在下议院被质询为何大马政府依然边缘化独立中学统考文凭时回应,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以下简称董总)拒绝修改独立中学的课程纲要以符合国家教育政策,是导致政府至今无法承认统考文凭的主因。

一直以来,大马华社都致力于推动政府承认独立中学统考文凭,而慕尤丁的发言或许使之再一次陷入僵局。据悉,若董总按教长要求修改课程纲要,独立中学将只剩下一科华文是以华语教学,这便使独立中学失去作为华校的特性及价值。

虽然独立中学文凭未能得到大马政府的承认,本地华人对独立中学的热情却持续高涨。据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报道,2015年,大马华文独立中学学生总人数继续大幅度增长,达83042人,创历史新高,相较于2014年的79264人,增加了3778人。董总首席执行长孔婉莹称,从2003年开始,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学生人数就持续12年保持增长。从2003年的52850人增加至2015年的83042人,增幅为57%。

文凭作用大

马来西亚的义务教育为11年制。就华裔学生而言,从华文小学毕业后,学生可自由选择进入政府办的国民中学或民间开办的华文独立中学。前者采用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而独立中学则以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因为独立中学统考文凭没有被当地政府承认,独立中学毕业生也不能申请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入读。

那为什么还有越来越多的大马华裔家庭会选择送孩子去独立中学就学呢?必须指出的是,在海外,独立中学统考文凭已经得到逾600所大学的认可,而在马来西亚国内,华裔学生也可以以此申请私立大学。

毕业于大马一所独立中学的华裔学生林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表示:“独立中学统考文凭不仅得到中国、香港、美国等多个大学的承认,在申请学校时,也十分有优势。”林洋说,如果要申请中国的大学,普通大马国中的毕业生必须再念一个马来西亚高级教育文凭,或者到中国的大学念一年预科才能开始读大学。而独立中学毕业生就可以直接从大一开始念,也是唯一不用通过中国汉语等级考试的留学生。“这是因为独立中学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中国高校的认可。”林洋表示,不仅是在中国,独立中学毕业生的优秀是世界各地高校有目共睹的。

学生出路广泛

提起在独立中学6年的上学经历,林洋认为,可以用获益匪浅来形容。她告诉笔者,除了独立中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以外,大马董总也会为独立中学毕业生提供很多不同高校的保送机会。“我身边的同学,只要有上大学意愿的,都收到了满意的录取通知书。”林洋目前在北京一所高校读中文系,而与她同届的独立中学同学也各自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的高校继续大学教育。

虽然独立中学毕业生在海外都能开花结果,但是和马来西亚国内大学教育的对接不成功,始终是一大难题。不过,最近,大马政府在政策上也开始有所松动。此前,马来西亚首相已经通过一个马来西亚奖学金,让统考优秀生得以深造。同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也开始对独立中学学生开放,更允许统考文凭持有者申请就读师范学院。尽管让政府完全承认独立中学统考文凭还有很长一段路,但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是十分有利于独立中学毕业生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林洋还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汉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马来西亚也会越来越受欢迎,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的华裔学生选择去独立中学就读。”(龚欣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