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语录 > 正文

新华网评:不能让临时救助制度流于形式

2015-06-12 22:57:3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是4名留守儿童生前居住的房屋(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王石川

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得知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分关切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各地加强督促,把工作做实、做细,强调临时救助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不作为、假落实的要严厉整改问责,悲剧不能一再发生。

四兄妹究竟为何自杀?有人说是贫穷,也有人说绝望,还有人猜测其他原因。其实,何须将原因归纳为某一种?有句哲语:“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正如压垮骆驼的,看似是最后一根稻草,实则是累积的稻草,它们共同压垮了骆驼。四兄妹之所以走上不归路,同样是多种原因造成,而非单纯的某一因素。

从当地官方披露的信息看,这家有低保,有存款,也有存粮,生活水平在当地属中等水平,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赤贫。当地还称,这家的夫妻两人曾打骂孩子,两人关系也不好,女方被打后于2013年2月离家出走,随后男方外出打工,家庭日常事务主要由长子承担,包括照顾三个妹妹、饲养生猪等。在父母先后离家后,4个子女性情发生变化。

家长当然应该承担责任,但是完全将责任踢给家长就是不负责任。犹记得2012年的留守儿童取暖身亡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立即对全市范围内留守儿童进行逐一排查,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逐一排查、建立台账、建立档案,实行各级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双线包保”责任制和县(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村委会主任)“五长”负责制,以及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等等。

不能说这些措施没有益处,但从这次服毒事件可看出,相关措施并未完全发挥效力,存在较明显的粗疏之处。也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强调“把工作做实、做细”“对不作为、假落实的要严厉整改问责”。不做实、做细,就必然有漏洞;对不作为、假落实严厉问责,地方官员才能更有责任心。

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了临时救助制度。多年前,我国就大力推进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去年10月,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明确称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空白,补“短板”、扫“盲区”,编实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很显然,各地政府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必须全力以赴,不让他们成为最孤独的群体,最边缘的群体,自生自灭,“野蛮”生长。

国务院的通知还要求各地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资源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支持其参与临时救助。调动社会力量,可更好地补短板、扫盲区。

我国目前大约有6000万留守儿童。有学者称,留守儿童仿佛一群被潮水抛到岸上的小鱼,让人感觉到危险、窒息。确实如此,多年来,留守儿童遭遇的各类悲剧不胜枚举,令人不忍卒闻。留守儿童的存在,有客观原因。比如我们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农民进城打工参与了城市建设,也改善了生活水平。但同时,由于他们无法融入城市,常常无法让孩子在城市里接受基本教育,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多年前,就有人称农村存在“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现象。而现在恐怕只有“六一九九部队”了,即只有孩子和老人。农村的空心化,城市对农村缺乏反哺,农民工如何体面在城市生活,乃至于如何尽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等等,都必须引起更多层面的重视。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一谈到孩子,我们就会想起这句老套的话,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留守儿童。我们亏欠他们太多,他们是受害者。纳尔逊·曼德拉说,“在如何对待儿童这方面,最能展示出一个社会的灵魂。”四兄妹自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更加关爱留守儿童,这种关爱不是同情,也不只是金钱的帮助,而应该是情感上的倾入。最应该的是通过制度革新,使他们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体体面面地生活,健健康康地长大。于此而言,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意味着此事将倒逼机制健全,通过制度安排不让悲剧重演。对留守儿童现状的改善,需要整个国家花大力气,需要各级政府真正放在重要位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