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从回城到更多选择 盘点不同时代高考意味着什么?

2015-06-07 07:44:24 吴铎思 赵剑影 罗娟 于宛尼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考意味着“不再穷下去”

时间:2000年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220.61万

高考人:张俊,湖南人,创业者

关键词:扩招

“那一刹那,你觉得人生有点戏剧性的。”

2004年,本科毕业的张俊,到广东富士康所属工厂做一线管理。上班第一天,他就在生产线上发现了高中同学王某。两人毕业于湖南一所有着“高考工厂”之称的高中。“她是班里唯一没有考上的,我则是倒数第二名。”

张俊一直是“淘孩子”,学习成绩欠佳,初中毕业只能上职高。“我爸没出声,抽了一堆烟,”张俊家在山区,耕地少,父亲身体又不好,家境贫寒。后来,他的父亲去求远房亲戚帮忙,借了一万元择校费,把他送进了高中。

“按照我的成绩,考大学是没希望的,但我爸也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再穷下去了,读书在当时是唯一的路。”当然,这一万元,对于贫寒山区农家来说是天价债务。

高中三年,张俊的成绩一直是“后进军团”、“刚开始还觉得对不起爸爸,努力学,但大家都努力,也没什么效果。”但是,“扩招”眷顾了张俊。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第一次扩招。1998年,高招录取人数为108万人,2000年则增至220万人。

“我的大学是捡来的。”张俊的录取通知书让父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可能觉得我能跃出苦的‘农门’了。”

2004年,大学毕业生已不再分配工作,毕业于理工院校的张俊同样南下打工。去广东,是湖南、四川青年的主要选择。只不过,大学生到工厂是当干部,高中生只能做操作工。与倒数第一名在流水线上戏剧般相聚,两人激动而又尴尬,但身份已经是天壤之别。

曾经的“淘气孩子”,工作后一样闲不住,在富士康工作几年后,张俊很快利用电气专业知识,创立了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两三年后资产达到千万元。后来,他被一次拖欠严重的三角债拖垮,血本无归,很快又二次创业,创立了一家服装外贸企业,如今经营得风生水起,产品远销欧美,并且持有自有品牌。

“淘气孩子就是能折腾,最多就是失败,不怕失败。”张俊坦言,“高考把我带到了这个充满机会的世界,它只改变了当时的境遇,但并不意味着永久改变。如果我没考上大学,我还会创业,现在农村创业成功的比比皆是。”

高考意味着“到北京”

时间:2001年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268.28万

高考人:孙光,黑龙江人,中信高级经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3+X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那时孙光还是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二学生。这所中学因推行素质教育而知名,歌手李健毕业于此。李健和孙光一样,都曾是中学艺术节的“焦点人物”。

1998年,高一时的孙光在音乐鉴赏课上迷上了帕瓦罗蒂,从此拜师学男高音。“高二时,听说有文艺特长加分,抱着试一下的想法,我到清华北大踩点儿。”2000年春节前,孙光第一次到北京。1月的哈尔滨,孙光要穿两条棉裤,而北京只用一条秋裤。“那一刻,我就想一定要到北京上大学。”

为了得到录取机会,2001年1月,孙光分别参加了北大、清华、人大、原北方交大的艺术冬令营。后来原北方交大给了他降分政策。

那一年恰好是“3+X”改革的推广年,推广省份包括黑龙江。“高考每一步改革,对于第一年赶上的考生来说,彷徨感最大。” 每天早上6点起,夜里12点睡,备考的日子,支持孙光坚持下来的,就是北京冬天里的那份温暖。

最终,孙光以录取成绩第二名考上了。“没用上特长加分,但艺术素质教育也让我的人生不一样了。高考至少是一次较为公平的较量。有了高考,我才有机会来北京。”

孙光在大学里参加了央视的比赛,室友们也因他的特长而喜欢上了歌剧。尽管从事金融工作,但他总觉得艺术教育受益匪浅。

从今年开始,高考的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被取消。

高考意味着更多选择

时间:2014年

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数:698万

高考人:周思含,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关键词:自主招生

关于去年刚经历的那两天高考,周思含的记忆是这样的:数学考完有些人哭着走出来、全部科目还没考完就有人撕书……

周思含保持了轻松的心态,因为她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我们文科实验班18个人,有十个人都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就多了一道保险,按照协议要求,许多人只要过了重点线就可以上心仪的大学。

周思含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她的两个同学虽然发挥失误,但仍依靠着自主招生协议,进入了预期学校。

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在几年前很难出现,周思含的高中班主任告诉她,过去全校分到的名额只有四五个,只能照顾到最优秀的学生,而非真正有特长的学生。

现在的周思含,正在读大一,每天的生活被课业、学生活动、志愿服务挤满。被问及是否适应大学生活时,她的笑容一下被点亮,“太适应了,我都一点儿不想家。”她说。

本报记者 吴铎思 赵剑影 罗娟 于宛尼 本报实习生 黄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